“我的第二个提议,是与京城周边的农村建立合作关系,委托村里大量种植番茄、卷心菜、胡萝卜,然后直供咱们厂,减少食材成本。
而且,咱们还可以和农院、京郊农村合作,建造蔬菜大棚,在冬天种植出咱们需要的蔬菜。”
“轰。”
一番话在会议室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议论声更加大起来。
要在冬天种植夏天的蔬菜,怎么可能呢?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薛鑫问道:“何厂长,据我所知,国内还没有大棚技术吧?”
会议室内的众人都看向何雨柱,等待他的解释,因为他们都知道,何副厂长从来不会信口开河,他肯定还有下文。
果然,就听何副厂长继续说道:“大棚技术其实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出现,只是推广困难。
据我了解,现在国家已经从毛熊引入了简易温室技术,且已经在京城的郊区和冀州省有了试点,这项技术以竹木为骨架,以玻璃为透光材料,能将地表温度提升到5度至8度,能在冬天种植出夏天的蔬菜。”
“根据目前的反馈情况,这种大棚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大棚的面积很小,建设成本高昂,玻璃容易破损,温室内温度不高,所以产出有限。”
这话让会议室内众人面面相觑,想在冬天种植蔬菜,又说技术不过关,何副厂长这是什么意思?
心中虽有疑问,但没人说话。
“在我看来,大棚技术要想推广应用,最佳的材料是塑料薄膜。
现在国内虽然能生产塑料制品,却无法生产塑料薄膜。
但我做了调查,现西德在五年前已经有了聚乙烯薄膜,完全能解决大棚透光和防风的问题。
所以,我建议厂里向上面打报告,进口这种塑料薄膜,一旦通过请示,咱们就可以和农院、农村合作,建立蔬菜大棚,在严寒的冬天种出夏天才有的蔬菜,确保厂里蔬菜包的供应。”
罗天培问道:“何厂长,咱们蔬菜包的供应目前并未出现不足,而建造蔬菜大棚投入巨大,且收效如何无法保证,咱们是不是不要迈这么大的步子?”
何雨柱摇摇头说:“我们的步子迈得并不大。
第一,大棚技术是国家决策引进的技术,但限于资金研究缓慢。
咱们厂现在效益好,从我们自身的需要出,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一旦这项技术取得突破,受益的不仅是我们,还有全国人民。
第二,虽然目前未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无论是京城还是其他地方,各类物资都很紧张。
咱们的用量又太大,在咱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国家减轻一点儿压力,也是咱们的责任。
而且,这又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做好了,以后将受益无穷。”
没办法,要想说服现在的人,只有从为国家做贡献的角度下手。
薛鑫点头道:“确实,只要咱们能买到塑料薄膜,攻克了这项技术,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沈克森也点头道:“国家引入温室技术,也是为了解决北方冬季蔬菜供应困难的问题,咱们确实应该做些努力。”
罗天培问道:“我也觉得可以考虑。
何厂长,如果部里通过了我们的申请,你有没有想到在哪里建大棚?”
何雨柱啧啧嘴,心说,你也太着急了。
不过,这个事情自己还真想到,于是就说:“如果部里通过咱们的申请,我建议在圆明园和清河之间找村庄,那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且离咱们不算太远。
养鸡厂和大棚都考虑在这儿。”
看大家都不说话,他又接着说:“大家先思考,我还有第三项提议。”
“厂里人员增加了不少,尤其是两个月前进厂的员工,很多都是转业军人,在京城没有自己的房子,大多都在租房,而有些家有住房的员工,因为家人太多,居住也非常紧张。”
他刚说到这里,就见会议室内很多的脸上都露出了认真倾听的表情,难道何厂长要提议建房?
果然,何雨柱接下来的话让他们心中都升起惊喜之意:“咱们厂从建厂到现在,虽然还不到一年时间,但已经实现了上千万的利润,这是全厂员工的功劳,工人们付出了劳动,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就是咱们的责任。
就在咱们厂周边,有很多院子成了废墟,也有很多闲置的空地。
我觉得咱们可以与街道协商,将这些废弃的院子买下来重新建房,也可以向上面申请,划拨出一块大点儿的土地,给厂里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