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一块兽骨雕刻的护身符,上面刻着古老的图腾:一人牵着众星行走于荒野。
“你们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
他说,“从前我们只信神灵,现在我们知道,神灵也会流泪。”
归途中,飞机穿越赤道云层。
阿禾趴在窗边,看着下方翻涌的雪白云海,忽然问:“姐姐,你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吗?去每一个听到你歌声的地方?”
晓望着窗外,沉默片刻:“我不一定能到达每一个地方。
但只要有人需要光,我就不能假装看不见黑暗。”
沈知意合上笔记本,淡淡接了一句:“可你也得学会停下来喘口气。
你不是救世主,你是晓。”
晓笑了,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所以我才带着你们啊。
一个提醒我奔跑,一个拉住我别摔得太狠。”
回到海边小镇已是深秋。
木屋门前的薄荷长得茂盛,风吹过时散出清凉香气。
晓刚打开门锁,却现信箱里塞着一封信??没有邮戳,没有寄件人,只有一行手写汉字:
“我知道你是谁,我也听见了那歌。”
信纸背面印着一张照片:东京某条小巷,墙上涂鸦赫然是一朵蓝晶莲花,旁边写着一行英文:sheisrea1(她是真实的)
而在角落,有个模糊的身影撑伞走过,长及腰,背影熟悉得令人心颤。
“这不可能……”
沈知意盯着照片,“这是三个月前的事,地点是涩谷郊区,当时你还在西非。”
晓却平静地把信收进抽屉:“也许不是我,也许是另一个‘我’。
当共鸣足够强烈,记忆就会在别人心里重生。”
几天后,一封匿名邮件到了沈知意的加密账户。
附件是一段监控录像,拍摄于瑞士日内瓦湖畔的精神康复中心。
画面中,一名患有重度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退伍军人整日蜷缩在房间角落,拒绝交流。
某夜,月光洒进窗户,他突然坐起,开始用手拍打床沿,打出一段节奏??正是那童谣的旋律。
随后,他拿起铅笔,在墙上写下三个字:谢谢你。
视频末尾标注:患者自称“梦见了一个女孩,她笑着对他说‘你值得被爱’”
。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类似案例。
巴黎地铁站,一位企图跳轨的少女被陌生人拦下。
那人递给她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一朵莲花,写着:“光之女让我来找你。”
洛杉矶贫民区,帮派火并现场,双方枪手同时停手,因为他们都听见了脑海中响起的歌声。
甚至在中国西北戈壁,一支地质勘探队报告称,在无人区现一片奇异晶体群,排列方式与蓝晶莲花完全一致,且持续释放微弱情感波动。
林霜再次连线,语气复杂:“国际议会已经成立‘共感现象特别调查组’,代号‘黎明计划’。
他们不再否认你的存在,但他们想‘研究’你,定义你,控制你。”
“让他们查。”
晓坐在阳台上修剪薄荷,“真相从来不怕曝光,怕的是没人敢说。”
“可他们会利用这些奇迹。”
林霜警告,“政客要用它安抚民众,宗教要把它奉为神迹,资本要拿它做成产品。
你创造的共鸣,可能最终变成枷锁。”
晓摘下一枚叶子,放在唇间轻咬,苦涩的味道让她眯起眼:“那就让更多人知道,真正的力量不在歌声里,而在听歌时流下的那滴泪中。”
冬至前夕,小镇迎来第一场雨。
晓在厨房煮姜茶,蒸汽模糊了窗玻璃。
忽然,她看见窗外沙滩上有几个孩子围成一圈,正笨拙地合唱那歌。
调子跑得离谱,却笑得灿烂。
她推开门走出去,雨水打湿梢。
孩子们见她来了,齐刷刷停下,怯生生地看着她。
一个小女孩鼓起勇气问:“你是光之女吗?”
晓蹲下来,替她拢好被风吹乱的围巾:“你们才是啊。
因为你们愿意相信光明,所以它才会出现。”
当晚,她做了个梦。
不再是母亲的实验室,也不是战火纷飞的难民营。
而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书架高耸入云,每一本书都在光。
母亲站在中央,穿着旧式白大褂,微笑着递给她一本空白册子。
“轮到你写了。”
她说,“不是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