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为止,没想到事后陶周氏找去侯府,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将老太君给气病了。儿臣得知后登门探望,老太君始终称病不见。”
轩辕璟光挑能说的说。
陶夫人确实登过永昌侯府的门。
这妇人是个护犊子的,又是炮仗脾气,得知闺女在外头受了委屈,别说一个永昌侯府,就是龙潭虎穴,也要去讨个说法。
巧了,老太君也是个护短的。
不仅护短,还有大智慧。
先将人劈头盖脸骂一顿,骂完就瘫在椅子上说心口疼,叫人去请大夫,陶夫人一句整话都没说出来,气得脸都绿了。
皇帝不明内里,一听说老太君病了,当即搁下茶盏,脸色难看。
两个小姑娘能闹多大事,不外乎几句口角之争,皇帝日理万机,也懒得追问细节。
他对陆未吟印象极佳。
小姑娘熟读兵书,较武台救人有胆有识,也有真本事。
阿临说她行止失仪,想来也就是习武的姑娘,性子跳脱一些。
这陶家也真是不像样子,阿临既已罚了百遍抄写,居然还找上门去,还把老太太给气病了……永昌侯夫妇巡税未归,留下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无人看顾,倒显得谁都能去欺一头。
皇帝很快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伴君秋狩,既能安抚老太君,也能在群臣面前彰显器重。
他本来就有打算让萧家人随驾,可阿临为何指明要陆未吟去?
皇帝眼中多了几分深意,“那萧家三小子……”
轩辕璟道:“萧西棠领了任书,已经到京畿卫任值了。”
皇帝恍然。
既已赴任,确实就该以公务为重,没理由为秋狩耽误公事。
翻开一本奏折,皇帝拿起朱笔埋首御案,“行,那就叫陆未吟去。”
轩辕璟行礼告退,回去后写了封信让人送去幽州给裴肃。
其实这就是装装样子。
他早料到皇帝不会让他去查,裴肃离京前两人私下碰过面,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另一边,皇帝让人去永昌侯府传口谕,让陆未吟随驾从狩。
日光渐盛,直剌剌地穿透雕花槅栅,在御案前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
皇帝搁下笔,揉了揉发涩的双眼。
吴尽言进来奉茶,“皇上,歇会儿吧,龙体要紧。”
皇帝捧着茶盏没作声,目光随意垂落在笔尖那点朱红上,想到兵部大牢遭人血洗一事。
刘柯远在幽州,若血洗大牢真是冲着那两个斥候去的,又是谁在京都发号施令?
“皇后最近在忙什么?”皇帝语气随意的问。
作为内侍监大总管,不光是侍奉皇帝,还得兼当天子耳目。
吴尽言恭敬回话,“皇后娘娘一直在凤仪宫诵经念佛,晴时偶尔到御花园转转,除此之外几乎没出过宫门。”
皇帝放下茶盏,起身,“走,看看去。”
凤仪宫内,金丝楠木的殿门紧闭,鎏金兽首衔环泛着冷光。锦缎帷帐重重垂落,将日光筛得只剩最后一点白影。
架子上燃着掐丝珐琅宫灯,明明是泛黄的暖光,却将所有人的脸都照成冰冷的惨白。
身着紫袍明光铠的侍卫统领伏地跪在殿中,汗珠从额角滴落,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不知道过了多久,轻缓的脚步声踏着他的心跳一步步走来。
视线内闯入朱砂红裙裾,金丝滚边压着繁复的翟鸟纹,哪怕只是一角裙边,也在无声彰显凤仪之威。
皇后指间捻着佛珠,“抬起头来。”
麻木僵硬的腰背缓缓直起,抬头,露出的不是崔行舟的脸,却比崔行舟还要年轻俊美。
眼尾微挑,凤眸肆意打量。
从棱角分明的脸部轮廓下滑至凸起的喉结,继续往下掠过精干的腰身,溢出极浅的笑意。
“你们兄弟俩,还真是一个比一个招人喜欢。”
皇后将佛珠递给旁边的高嬷嬷,微微俯身,逗小狗似的,指尖在崔行晏下颌勾挑逗弄。
崔行晏浑身绷紧。
皇后轻笑,直起身温柔的告诫,“日后办事多用心,别像你哥哥,一点小事都办不妥。让他杀人杀不死,自己的命倒是硬,割了一百多刀都不咽气,最后还是本宫大发慈悲,赏他个痛快。”
崔行晏死死咬着唇,下意识屏住呼吸,仿佛只要吸一口气,就能闻到浓郁的血腥味。
兄长被送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不能称之为尸体了,而是一具骨架和一堆碎肉。
原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