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集:新鲜得宠暗流涌(第12页)
绮罗阁的窗棂雕着缠枝莲纹,暮色透过花纹筛进来,在桌上那匹杭绸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潘金莲指尖轻轻拂过缎面,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与空气中残留的酒气、麝香混在一起,生出一种说不出的滞涩。
那绸缎是淡粉色的,织着暗纹的缠枝牡丹,在渐暗的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是西门庆今日临走前,让小厮从马车上取来的,说“看这颜色衬你,拿去做件新衣裳”
。
他说这话时,语气随意得像丢给猫狗一块骨头,眼神里没有多少温度,更多的是一种“赏赐”
后的漫不经心。
潘金莲当时屈膝谢恩,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欢喜,眼底却一片清明:她太清楚,这匹杭绸不是偏爱,是西门庆对“温顺”
的奖励,是他厌倦了李瓶儿的娇纵后,寻到的一点新鲜调剂。
而这调剂,注定会让这座深宅里的其他眼睛,瞬间亮起来——带着嫉妒、敌意,还有算计。
“主子,这杭绸可真好看,明日我就去针线房,让张嬷嬷给您裁件新裙子?”
春梅端着一盆温水进来,见潘金莲盯着杭绸呆,忍不住凑过来,眼里满是欢喜。
这丫鬟跟着她,日子过得不算张扬,此刻见主子得了赏赐,比自己得了好处还开心。
潘金莲收回手,指尖在袖口蹭了蹭,像是要擦去什么痕迹:“不急,先收起来吧。”
她转身走到镜前,看着镜中自己的倒影——月白色的素裙还没换,鬓边那支银簪泛着哑光,脸上的脂粉早已淡了,只余下一点唇色。
比起李瓶儿满身的珠翠,她此刻的样子,倒真像个“安分守己”
的姨娘。
春梅愣了愣,还是听话地取来樟木匣子,小心地把杭绸叠好放进去,又撒了些防蛀的香料:“主子是怕太张扬?”
她跟着潘金莲这些日子,也学乖了,知道府里的眼睛多,一点好处都能引来是非。
潘金莲没说话,只是拿起帕子沾了温水,轻轻擦着脸。
镜中的倒影渐渐清晰,那双桃花眼不再像从前那样带着怯意或媚态,而是蒙着一层淡淡的冷雾。
她知道,从西门庆踏进绮罗阁的那一刻起,她想维持的平静就碎了。
这座宅门里,从来没有“独善其身”
的余地,尤其是在她沾了“宠”
字之后。
果不其然,天还没亮,绮罗阁的院门就被轻轻敲响了。
是负责送早膳的刘婆子,手里提着食盒,脸上堆着笑,眼神却有些闪躲。
春梅接过食盒,打开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刘婆子,往日的水晶包、翡翠羹呢?怎么今日只有小米粥和咸菜?还有那盘时鲜的樱桃,怎么也没了?”
刘婆子搓着手,语气平板得像念稿子:“回春桃姑娘(注:此处修正为“春梅姑娘”
,符合人物设定),是夫人吩咐的。
说近日府里开销大,南边的铺子还没回款,各房用度都得俭省些,望七姨娘体谅。”
她说着,偷偷瞟了一眼里屋的方向,见潘金莲没出来,又补充了一句,“可不是老婆子克扣,是真没了,各房都一样。”
春梅还想争辩,里屋的潘金莲却开口了,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春梅,让刘妈妈回去吧,我知道了。”
刘婆子松了口气,连忙应了声“谢七姨娘体谅”
,转身就走,脚步比来时快了不少,像是怕多待一秒就会惹麻烦。
春梅把食盒放在桌上,气鼓鼓地说:“主子,这明明是夫人故意的!
什么开销大,昨日我还见李瓶儿房里的小红,提着一篮子新鲜的荔枝回去,那荔枝可是从岭南运来的,多金贵!
怎么到咱们这儿,就连水晶包都没了?”
潘金莲端起小米粥,用银勺轻轻搅了搅,粥里的米粒稀稀拉拉,显然熬得不用心。
她舀了一勺,慢慢喝着,味道寡淡,却没放下勺子:“夫人是当家主母,掌着府里的银钱,她说俭省,咱们就俭省。
争这些没用的,只会让人看笑话。”
她心里清楚,吴月娘这是在敲打她。
不是真的在乎那点早膳,是想让她明白:谁才是这座宅子的主人,谁才握着她的生存资源。
若是她此刻闹起来,或是抱怨,反倒落了下乘,显得不懂规矩,还会让吴月娘找到更正当的理由“管教”
她。
春梅还是不服气,却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