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广孝说道:“方先生不觉得紧张?”
方孝孺放下笔,摇头叹道:“紧张,又有何用呢?有些事情,早晚也是要来的。”
姚广孝对这份淡定,还是挺佩服的,坐下来问道:“如此一来,先生将要成为,很多读书人,甚至官员的敌人,他们说你曲解圣人,离经叛道。”
他看到身边,也有一份报纸,拿起来看了看。
正好有姚广孝,关于天下为公的文章。
“任亨泰只是开始,不过是首先发现的人,接下来发现你那些文章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一旦那些读书人,要集体反对。”
“哪怕方先生在儒林的地位再高,也会被踩得一文不值。”
“他们会把你,当作敌人。”
姚广孝把这些,最真实的真相,都说出来了。
读书人是很高尚没错,但他们眼里,也是有利益的。
大家一起奉承圣人,没有利益上的冲突,那么可以好好相处。
可是你方孝孺,偏偏要反着来。
宣传天下为公,打破了他们读书人、有功名在身的人,高高在上的阶级地位,就算再怎么高尚的读书人,也要按耐不住。
他们想要的结果,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而不是读书人,和普通人处在同一个阶层,一切都一样。
方孝孺当然考虑过这些,沉默了好久,道:“圣人传下的一切,难道不是为了,让所有人一样吗?孔圣人有教无类,不就是这个意思?”
姚广孝沉默了。
看得出来,方孝孺在这段时间里,对于天下为公,领悟出了一些,比较独到的见解。
方孝孺又说道:“另外,不是只有任亨泰一个人发现,其实很多人都发现了,其中认同我的读书人,还不少呢!”
他打开了旁边一个箱子,里面都是一个个信封。
全部是送到大明日报编辑部,是写给方孝孺的书信。
姚广孝问道:“方先生,这些是什么信?”
方孝孺说道:“看了我在报纸上,刊登文章的内容后,很多读者送来编辑部的书信,道衍大师可以看看,他们都是对我的认同。”
姚广孝很好奇,这些读者的来信。
但看人家的信件,总是挺尴尬的。
既然方孝孺盛意邀请,姚广孝只好尴尬一会。
打开了几封书信,大致地看了一遍。
他惊讶地发现,真有不少读书人,是认同方孝孺那一道理论。
他们的笔迹,没有重复的。
甚至还有一些读书人,在书信上,写明了自己对天下大公的理解,有一种和方孝孺辩论的意思。
一箱子的书信,有多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