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训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句道:
“就正面打!”
“但要求我们每一仗都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取胜!”
“打出我大周禁军的气势……”
闻言,众人都先愣了愣,随即纷纷大喊道:“打出气势,打出气势……”
其实谁都明白,难度就摆在那里:
此次战斗必须要快,绝不能陷入鏖战!
可因为敌人的防守策略,导致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可以奇袭的办法!
所以正能正面打!
可正面打又要保证每次战斗都必须干净利落地取胜,避免陷入鏖战。
战场都是瞬息万变的!
谁又能保证往后的每一次战斗都能干净利落地取胜呢?
但他们也知道,他们都明白的事情,太子爷怎可能不明白?
所以,既然太子下定了决心,他们要做的就只是朝着太子指定的方向拼命冲就行了!
于是,六月十日。
在郭宗训的遥控下,韩通带领殿前司十万大军经淮南,正式发起了对江南国的渡江大战,矛头直指江南国重兵所在的润州。
而让郭宗训没想到的是,老爹还给了他一个莫大的惊喜——吴越出兵了!
没错,就是江南国东边的那个小政权吴越!
吴越可不是帮着江南国抵抗周军,而是帮着周军进攻江南国。
这倒是和历史上一样!
历史上宋军攻打南唐时,吴越也是出兵了。
不过说话说来,谁让南唐与吴越一直都是不死不休的死敌呢?
如今虽然历史轨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吴越这小兄弟还是很给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好消息:
李煜派去润州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他最最最信任的刘澄!
为什么说这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历史上宋朝灭南唐时,镇守润州的正是这个刘澄!
历史上,开宝七年,也就是974年,宋军围攻金陵,吴越军趁机攻陷常州,直逼润州(今江苏镇江)。
润州为金陵门户,李煜深知其重要性,遂任命刘澄为润州节度使留后,临行前含泪叮嘱:“卿本不合离孤,孤亦难与卿别,但此行非卿不可。”
刘澄佯装感动,归家后却将全部金银财宝装车带走,声称“国家有难,当散此以图勋业”,李煜闻之愈发信任。
吴越军初至时,营栅未立,部将建议趁其立足未稳突袭,刘澄却以“出兵不胜则立为虏”为由拒绝。
此时他已暗中决定投降,一面拖延时间,一面与吴越军密使往来。
南唐援军将领卢绛率部入城后,多次击退吴越军,但刘澄因猜忌卢绛,竟唆使其裨将刺杀卢绛,并散布“金陵必陷”的言论瓦解军心。
卢绛被迫突围后,刘澄召集将士谎称“守城数旬,志不负国”,却以“楚州屠城”(后周世宗破楚州后屠杀全城)相威胁,声称“力不能抗,须求生计”。
将士们痛哭失声,最终在其胁迫下开城投降。
消息传至金陵,李煜本欲赦免其家属,但光政使陈乔坚持将刘澄父母妻儿全部处死。
其未婚女儿临刑前慷慨陈词:“叛逆之馀,义不求生”,引颈就戮,时人皆叹其烈。
虽然提前了十一年,但李煜还是让这样一个人担任润州守将,又怎么不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呢?
郭宗训虽然对于李煜做出这样的安排很是意外与惊喜,毕竟与历史上隔着十一年!
但仔细想想也挺合理!
没记错的话,此时的刘澄应该已经三十多岁了,而且应该已经是南唐的侍卫厢都虞候了。
此人自南唐中主李璟时期便追随李煜(时为吴王),长期担任其贴身侍从,深得其信任。
李煜即位后,刘澄马上因“旧事藩邸”的资历,被擢升为侍卫厢都虞候,成为禁军系统中后主最信任的将领之一。
他不仅掌握都城防务,还负责李煜的个人安全,权势显著。
如今面临灭国这样的危机,李煜自然会派他最信任、而且正值当打之年的刘澄去镇守润州,这倒也合情合理!
不过,好消息的到来往往都是伴随着坏消息的!
东路的韩通遇到刘澄这样的敌将自然是个好消息,可自己这边却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没错!
这个大麻烦来自于湖州的守将——林仁肇!
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无论是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十一年后宋伐南唐,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