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后,易遥一边吃着小蛋糕一边好奇道:“他们是谁呀?小艾尔认识吗?”
“他们就是之前我跟你提到的数据研究小组的成员,当时就是他们将视频转交给派出所的,那个男的叫梁开宇,是他们的小组长,职位比派出所的所长还要高,两个姐姐是他的下属。”
“喔……”
易遥回过神来:“那他们应该知道小艾尔的背景吧?”
“大概知道一些。”
小艾尔有些不好意思:“刚才你看他们对我这么热情就应该明白了吧?我和这个数据研究小组的成员算老朋友了。”
“难怪,我说怎么还能请吃小蛋糕的,这种拔丝蛋糕在我们那要25块钱一斤。”
易遥恍然大悟:“这么看来,那些警察今天带二十九中的那几个小偷过来我们班道歉也是因为他们吗?”
“大概率是的吧。”
小艾尔有些不确定:“他们的小组长应该和派出所那边说了什么,派出所抓到人之后联系那些小孩的家长,他们的爸爸妈妈估计也是恨铁不成钢,但因为都是留守家庭,父母在外面回不来不好管教,才要求警察带着人来我们学校道歉,算是……一种委托教育吧。”
“难怪我说事情进展这么顺利,我们才拍视频没几天,人就抓到了。”
“都有直接的视频证据了,还怕抓不到人嘛!”
小艾尔打趣道:“再怎么说那也是一群小孩子,心理防线很容易攻破的,把人带回来,让他坐到审讯椅上吓唬几句就把什么事情都交代了。”
“嗯……小艾尔我可以问一个或许有些冒昧的问题吗?”
“什么问题呀?”
“就是……假如这件事我们没有提供录像,小艾尔也没有表明身份让那个数据研究小组的人去找派出所的话……”
和小艾尔一起走在前往操场的路上,易遥好奇道:“那这个案子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侦破吗?”
“根据我从后台数据库查到的相关数据……学校报警后,当地派出所虽然立案了,但是他们对这个案件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一个月内破获的概率只有248左右。”
“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左右的概率吗?”
易遥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也就是说,如果小艾尔没有干涉这起案件的话,我们班被偷的那些东西就大概率找不回来了?”
“倒也不是,这个只是我根据当地派出所里面办案民警个人意愿,以及那边事务的繁忙程度做出的初步判断,概率本身的局限性也很大,最多只能用来参考。”
小艾尔摇了摇头:“很多时候现实里的事件并不能用单一条件去做推论,比如这里我就没有加入任何可以影响派出所那边决策的变量,像是网络上的一些舆论,或者上面有人施压,都会增加他们侦破案件的主观意愿。”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是允许带手机的,有些同学还是网上比较热门的up主、博主,这些同学也会有一定概率会选择在自己的频道上报道这件事,人类的行为和心理在我这边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预测,所以我没办法给出答案那些人一定不会把学校被偷这件事到网上,也不能断定他们就一定会坐视不理。”
“同时,这些学生是否选择宣传这件事也是会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比如有的外宿生回家后,父母不在家,当天的作业又很少,他们因为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只小猫咪,小猫咪给摸也给抱,让他们心情很好,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有概率打开电脑,登录自己的账号,布一条类似《我们学校被偷了,校长报案后一个星期都没有回应》的视频。”
“像学校的老师有没有留作业,这个学生回家路上会不会堵车,会不会碰上一只猫,这只猫是不是让摸让抱抱……这一系列的事件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这名学生的心情,从而决定他回家后会不会布视频。”
“所以这些概率也需要加入到变量当中。”
“假如我们再将这些概率往上推,考虑上游的情况,那就更复杂了——任课的老师今天在饭堂吃饭有没有吃到自己想吃的,一天的工作有没有影响到心情,课堂上有没有被学生气到,当天会布置多少作业,回家里路上的猫猫有没有受到惊吓,在垃圾桶里有没有翻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心情好不好,会不会主动向人类撒娇……”
“这一系列事件,最后影响的结果只有其中一名学生回家后会不会在网上曝光这件事。”
“如果这名学生曝光了,那么这个视频就会有对应的概率会被粉丝转,粉丝转后,其他人看了也会有概率点赞、转,或者通知自己游戏群、家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