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从硝烟处走来

关灯
护眼
第2章 入伍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了,似乎有些没有坐够,刘东倒挺喜欢坐火车的这种感觉,慢吞吞的,可以什么都不去想,就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默默的发呆。

    听到指令后,看向窗外列车的行驶也渐渐的慢了下来,长长的汽笛声好像在提醒着大伙目的地到了。于是大家纷纷起身收拾东西,而刘东没有什么收拾的,个人物品什么也没有带,所有的东西都是部队发的,满满的装在一个硕大的编织袋里,剩下的只是把背包紧紧的抱在了怀里。

    这是江南省的天南市下面的一个县“霍县”,算不上纯粹意义上的南方,不过在东北人的眼里,进了关里就全都是南方,这个城市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处在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刘东的部队隶属于某集团军A师三团,属于全训单位,训练任务十分重要,而对这一切刘东远远还不了解,迎接他的将是一个崭新而又残酷的开始。

    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两天两夜的火车也耗尽了所有人的精力。车站外的广场上整齐的排列着几十辆绿色的解放卡车。列队点名结束后,大家纷纷爬上了车厢,然后在汽车上下颠簸中一个个又昏昏欲睡。

    营区离车站有40多公里,到达营区的时候天已经大亮,只见营区门口上面有着硕大的五角星,两旁有两名像标枪一样立正敬礼的哨兵,而大门内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这是各连队老兵出来欢迎新战士入伍。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刘东麻木却又兴奋的的面对这这一切,心理忐忑不安,这一刻,连心里那些哀伤都淡了几分。他知道未来几年他都要在这个营区里度过,此时此刻,他并没有后悔穿上军装,心中暗暗的想到忘掉从前的一切,让自己重新开始。

    下车集合、点名分班,一切井然有序,营区是一栋栋长条的平房,火炕通铺,在南方湿冷的冬天部队能够自己烧火炕,倒让这些东北来的娃子长舒了一口气。分配完宿舍大家跟着自己的新兵班长来到了食堂。此时,食堂里已经有一些老兵在吃饭,早餐是馒头稀饭,而菜仅仅是两碟咸菜。而对这些新兵,则是按照传统的上车饺子下车面煮了满满一大盆面条,至于菜么,和老兵一样,都是两碟咸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吃上面条,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很奢侈的,这让一些远离家乡的新兵蛋子心理也有了些许的慰籍。

    这次新兵入伍,刘东的部队共招收了500名新兵,其中刘东的家乡300人,是最多的,其余是中原省连山县100人,徽州省安州市100人。新兵营分为5个连,50个班,每班10人。刘东被分在了3连二班,而凑巧的是和他在火车上坐在一起的郑磊也跟他分在了一个班,班长是82年的老兵,是龙江省人,1米85的黑大个比1米76的刘东还高半头,标准的林场汉子,往那一站,感觉像半截黑铁塔似的。

    吃过饭,班长在宿舍开了个简短的小会“同志们,我叫罗浩林,是你们的班长,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考虑大家坐了40几个小时火车,现在我给大家简单说一下,然后大家就休息,我们新来的同志头几天不会进行训练,我们要先进行登记和学习,以及学习内务整理还有条令和条例.

    再有,在部队要尊敬老兵,看见老兵要叫班长,不管你家有多硬的关系,在这里都要有上下级的概念,都要低调一些,其次部队是大熔炉,是真正能锻炼人的地方,别怕老兵欺负你,部队是崇尚强者的,在这里,你的体能、军事素质拔尖了,自然就会被人高看一眼,下面开始睡觉”。

    累了一天的新兵们,终于可以躺在炕上了,不一会就响起了鼾声,而刘东心潮起伏,辗转反侧,怀揣着心事也慢慢的迷糊了过去。这一觉刘东睡的头昏脑胀,好像做了无数个梦,在梦里,无数个身影交织着在脑海里不停的转换,他想要看也看不清楚,想要抓也抓不住,终于在一身大汗中惊醒过来,而这时候晚饭的军号声也响了起来。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