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临界弦\"波动信号。
探索的过程极其艰难,失败如同跗骨之蛆,是每日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王海峰大胆尝试利用高强度磁场去诱导\"临界弦\"发生\"共振\",结果能量耦合瞬间失控,引发了小范围的空间曲率剧烈紊乱,无形的空间褶皱如利刃般切割着隔离舱的内壁,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差点导致内壁结构崩裂解体。
千钧一发之际,是\"枢机\"以毫秒级的反应速度启动了应急空间稳定场,才避免了灾难性的后果。
还有一次,李艳构思了一个复杂的方案,试图用精心编排的\"灵弦\"谐波序列去\"引导\"临界弦,期望能观测到其能量传递的路径或模式。
然而实验启动后,却意外引发了难以理解的量子退相干效应,这股诡异的波动瞬间席卷了整个实验区域的量子计算机集群,导致数以千计的量子比特在瞬间失去相干性,强大的计算阵列集体陷入瘫痪,当机了整整数小时才艰难恢复。
但每一次看似毁灭性的失败,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时触碰到的冰冷墙壁,让他们对\"临界弦\"那奇异本质的理解反而加深一分。
他们通过无数次的数据积累和理论修正,逐渐确认了关键事实:这种神秘的弦状结构,其存在状态确实如同处于另一个完全独立的\"频道\",对正物质宇宙中绝大部分常规的能量干预都表现得如同隔世,\"置若罔闻\"。
它本身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稳定性,几乎不与构成现实世界的常规物质发生可观测的能量交换。
然而,悖论般的是,其内部却似乎承载着一种庞大到难以估量的、处于蛰伏状态的\"势能\"。
这种奇特势能的属性,经过反复的精密测算,并与宇宙学背景数据进行无数次严苛的比对后,所有证据都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同一个源头——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神秘力量,暗能量。
\"快看这里!枢机\"在一次持续了数天的超长时间连续观测后,终于展示出一组极其复杂、蕴含着惊人信息的数据图谱,
\"当我们在特定预设的‘灵弦’节点,注入极高密度的、模拟‘信息静止’场局部效应的信息流时,‘临界弦’的振动相位,会出现一种极其微小、但在统计意义上绝对显着的、可重复的超前偏移现象!
根据孔元帅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反推计算,这种偏移所消耗的能量……其来源,正是临界弦自身所携带的暗能量势能被极其微小程度地激发和利用了!\"
\"它们……难道是在用‘信息’本身作为钥匙,撬动了暗能量的‘门扉’?\"李艳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沿着脊椎急速爬升,瞬间遍布全身。这种将信息作为能量操控杠杆的技术思路,完全颠覆了地球科学现有的所有认知范式和理论框架。
\"更准确地说,枢机\"的电子音调带着一丝激动的震颤,\"是利用了高度有序的‘信息’——或者说,特定编码的‘灵弦’结构——与宇宙暗能量之间,在某种我们目前尚未理解的、更深层的基础物理结构层面存在的……关联性。\"
\"对!太对了!\"王海峰兴奋得几乎手舞足蹈,尽管浓重的黑眼圈显示出极度的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的巅峰状态,
\"这就像……就像用特定的、精确匹配的声波频率去震碎坚硬的玻璃!那些高维存在,它们找到了那个能‘震碎’或者说‘暂时修改’局部时空物理规则的‘共振频率’!
而‘临界弦’,就是那个传递这种‘声音’、这种‘指令’的介质!
最可怕的是,驱动这个‘声音’所需的巨大能量,部分甚至可能大部分,竟然来自于被撬动的暗能量本身!\"
这个精妙而直观的比喻,如同一道闪电划破迷雾,让在场的所有人豁然开朗。
高维力量并非凭空创造了改写规则所需的庞大能量,而是以令人瞠目结舌的精妙,巧妙地利用了宇宙本身存在的、最本源的力量之一!这是一种何等精妙绝伦,同时又何等令人恐惧的技术高度!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临界弦特性认知的指数级增长,一个大胆得近乎疯狂的构想开始在李艳的脑海中逐渐清晰并成形。
\"如果……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干扰或者从根本上‘屏蔽’掉这种通过‘临界弦’传递的‘钥匙’信号,那么‘信息静止’场那可怕的效果,是否就会在源头被扼杀而失效?\"
这个极具颠覆性的想法立刻得到了整个研究团队的共鸣和支持。
方向明确后,他们立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