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江1985之科技之王

关灯
护眼
第16章 老板比我还会打螺丝咋办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爱美高工厂

张启明站在车间门口,静静地看着里面的一切。

一条条流水线整齐地排列着,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

这熟悉的场景勾起了他前世的记忆,那时的他也曾在这样的流水线上打过螺丝。

这种久违的感觉让他心中涌起一股亲切之情。

于是,他走进车间,来到一条流水线前,拿起一颗螺丝,熟练地将其安装到产品上。

他的动作迅而准确,仿佛天生就适合这项工作。

一旁的工人们惊讶地看着这位新任董事长,他们从未想过董事长也能如此熟练地打螺丝。

张启明专注地打着螺丝,完全沉浸在其中,仿佛回到了从前的时光。

五分钟后,张启明停下手中的活儿,微笑着向周围的工人点点头。

等张启明和赵瑞祥等人离开这个车间后,车间里顿时炸开了锅。

“我丢,董事长居然会打螺丝!”

“会打也就算了,关键是比我还快!”

“难怪我这么穷,原来是我手不如老板!”

“啥手?”

“…”

中午休息时,董事长会打螺丝的消息迅传遍了整个爱美高厂区。

成为他们茶后舆论的谈资。

爱美高的厂区占地广阔,足有1200亩之大。

赵瑞祥带着张启明逐一参观各个车间。

当他们走到最后一个车间时,已是下午四点钟。

现在正在前往研部的路上。

坐在园区观光车上,张启明向赵瑞祥问道:“赵厂长,我现车间那些流水线设备,很多都已经比较陈旧了,新生产线似乎没多少?”

张启明的问话,像是击中了赵瑞祥的内心深处。

他不禁皱起了眉头,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董事长,不知道老董事长是否跟你提起过,我们爱美高公司在1978年成功地打入了米国市场,并由此踏上了快展的道路呢?”

张启明摇了摇头,在他记忆中,方英伟以前从来不会跟前身谈论工作上的事情。

赵瑞祥的目光变得深沉,像是在追忆,说道:“从1978年至1983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们爱美高最为辉煌的时期。

米国市场庞大无比,对我们各类风扇产品的需求简直是供不应求。

为了满足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的生产车间不断扩建,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有新的流水线加入进来。”

说到这里,赵瑞祥的眼神中闪烁着自豪和感慨。

他指着脚下的土地,深情地说道:“在1980年,这座崭新的厂区正式建成,标志着爱美高公司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峰。

这一年,也是我们产能扩张度最快的一年,如今我们车间里的大部分流水线,都是在这一年安装的。”

说到这里,赵瑞祥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掩饰的骄傲。

他接着说道:“到了1983年的夏天,我们爱美高公司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当时,我们拥有过名员工,工厂的年产值更是达到30多亿港币!

只是这之后,我们就开始一直走下坡路,这以后公司一直没有增加过新流水线。

去年我们年产值已经降低到15亿港币。

工人数量也流失了不少,到现在只有多人了!”

赵瑞祥说到这里,停了下来,神情显得有些落寞。

他在爱美高工工作第一年,就被提拔为厂长,一直担任到现在,对工厂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

这也是公司要裁员,他一直不同意的原因。

“董事长,我知道公司每个月光给工人开工资就得四五千万港币,对于公司来说,是个巨大包袱,但是还是希望你不要大规模裁员。

我们公司这两年没有招过普工,能留下来的,都是工作最少两年以上的老工人。

他们都是宝贵的熟练工,只要公司找到新的盈利产品,我们一定可以爆出更高的产能。”

赵瑞祥言语间带着哀求,目光直视方启明。

张启明听得有些动容,他明白赵瑞祥说的是事实,这些老工人的确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但目前公司的困境也确实需要解决。

“赵厂长,你放心吧,我说过这次裁员不会牵扯到普通工人。

我的真正目的,是需要清除一些在公司混吃混喝、不干活的人。

这样才能让公司更健康地展,不是吗?”

张启明的语气很温和,但眼神坚定,表明了自己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