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烟火岁月

关灯
护眼
第一章 风雨归途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每周至少都要往返一趟。坡上道路的雨水,虽如瀑布般汹涌,好歹还能辨清路况。可最让人提心吊胆的,当属沟底的道路。水面早已将道路和田地淹没,混为一片,让人难以分辨。一旦判断失误,一步踏错,便是生死攸关。若不是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根本寸步难行。

    不过,这条路林秋水实在太过熟悉了。他早已将沿途的房屋、大树、石墙、涵洞等当作可靠的标记,凭借多年的经验,哪怕眼睛看不清道路,心中也能精准地判断出它们与道路的距离,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

    走到一处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的弯道,他停了下来,仔细打量着周围,口中念念有词:“这里应该是弯道了,左边那块大石头,还有那棵歪脖子树,没错,就是这儿。”

    确认方位后,他才继续前进。

    平日里,一个小时便能走完的路程,今天,林秋水却足足用了四个多小时。当他终于抵达天威镇时,已到了中午时分。

    天威镇地势较高,穿镇而过的红石河有效地分流了城镇的积水。林秋水拖着疲惫的身躯,在镇里走着,突然瞧见路边一家开门营业的饭店,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快步走了进去。

    饭店里冷冷清清,不见一个顾客。老板娘正坐在桌前吃饭,眼睛盯着电视。见林秋水突然闯进来,这位风韵犹存的老板娘赶忙站起身,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可目光中又带着几分惊讶。

    眼前这人,裤腿和鞋上满是泥水,宽大的雨衣下,是一个高高瘦瘦的中年男子,眼镜片被泥水糊得模糊不清,只能瞧见一双大眼睛的轮廓,透着疲惫与坚毅。

    “吃饭吗?”老板娘笑着问道。

    林秋水操着家乡话,应道:“有啥吃的?”

    “面条行吗?”老板娘指了指手中的碗。

    “行,来两碗。”林秋水爽快地应下,边说边脱下雨衣。

    吃饭时,老板娘好奇地问:“这大雨天的,有啥急事,非要出门呀?”

    林秋水边低头吃面,边回道:“嗯,单位有点事,得赶回去。这点雨,这点困难,难不倒我。”

    随后,他看向老板娘,问道:“现在,还有往市里走的车吗?”

    老板娘答道:“大部分都停运了,不过,还有几辆班车在跑呢。”

    听到这话,林秋水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吃完面,老板娘贴心地给林秋水端来一碗热面汤,让他边喝边等车。不多时,一辆卡车停在了饭店门外,老板娘的弟弟走进了饭店。

    听他们姐弟俩聊天,林秋水得知弟弟是天威镇一家煤矿的货车司机,正要去太平市拉防洪抗灾物资。

    老板娘热心肠,当即让弟弟把林秋水捎上。

    “顺路,不麻烦。”司机笑着说,“你这身泥水,坐我车,正好能挡风。”

    林秋水道谢,上了车。

    一路上,状况不断。有的路段被泥石流彻底阻断,司机只能绕行山间小道;有的桥面被冲垮,车轮悬空,惊险万分;有的地方积水太深,发动机熄火,两人只得下车推车。

    可林秋水始终沉默地坐在副驾驶,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他不抱怨,不焦躁,只是默默地计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