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时候,等待电影的就是铺天盖地的差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投名状》。
这片子被誉为李连杰最差的作品,更是在与《集结号》的对垒中被打的溃不成军。
但其实没那么差的,抛开其它方面来看,片子的质量本身还可以。
题材是很清末著名的四大悬案之一的《刺马案》,演员也不差,李连杰,刘天王和金城武,女主则是徐婧蕾。
但为什么最后扑街扑的那么厉害,就是因为宣传过头了。
陈可辛不知道是不是在之前的《如果·爱》里受了刺激,《投名状》的时候疯狂宣传。
宣传李连杰一亿片酬加盟什么的,反正就是绑定李连杰宣传。
彼时李连杰在功夫片领域还是很具备票房号召力的,论功夫片,整个世界他都是第一,成龙都得靠边站。
看到是李连杰领衔主演,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肯定是部功夫电影,而且肯定打的激烈又好看。
所有的投资商,院线,观众,大家一看是李连杰的片子,都充满了期待。
结果呢?
李连杰在《投名状》里的武打戏份并不重,相当于陈可辛骗了所有人。
他么的,我花钱买票就是来看李连杰打架的,结果你给我看这个?
所以《投名状》的口碑才那么差,因为之前所有的宣传都在说这是一部功夫武打片,观众们的期待感被拉高了。
大家都想看一场功夫皇帝酣畅淋漓的打斗,结果没有。
有的只有勾引二嫂。
呵呵~
制片方这是逗人玩呢!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所以整个网上都在对《投名状》口诛笔伐,《投名状》的打分也一路狂掉。
就不知道陈可辛为什么要这么做?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你不懂吗?
嗯,可能真不懂,因为陈是泰国人。
其实抛开宣传,这片子还是可以的。
李连杰在里面也贡献了不错的演技。
但没用,大家不看这个。
我们要看的是打斗。
这也是功夫演员的命运。
你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定型了。
说起李连杰成龙这些人,我们不想看别的,我们就想看你打架。
所以他们转型的作品通常都会失败。
李连杰的《投名状》如此,龙叔的《玻璃樽》如此,洪胖子的《龙的心》同样如此。
说起来洪胖子在《龙的心》里饰演的傻子很厉害的,真正展现了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