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指尖酥

关灯
护眼
第十九章 安排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今儿等久了吧,都怪我,一看起病就忘了时间。”上了车,杜锦香满含歉意道。

    “没事儿,平时都是你帮我,如今只是等你一会算什么?”

    杜锦香笑起来:“那你中午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满汉全席,你会做不?”沈云姝故意逗她。

    杜锦香不上当:“你先把鱼翅熊掌这些买来再说。”

    沈云姝挤挤眉:“行啊,馒头做的算不算?”

    车上人都哈哈笑起来。

    说说笑笑间到了家,中午王氏做了一大锅豆角排骨焖面。面条又香又韧,混着豆香肉香,几个孩子吃得肚儿圆滚滚,脑袋晕昏昏,吃完就爬到铺上睡着了。

    难得悠闲的下午,廖源坐在墙根,一把工具摊在旁边,面前是从田叔那运回来的木料和竹料,手里拿着沈云姝画的一张模具图纸,专心琢磨。

    王氏带着两个姑娘做针线。沈稷和杜锦堂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换季的衣服都要提前准备好,沈云姝天天在灶间忙活,常常一身汗,也得多准备几套换洗衣裳。

    这么一来,布料就不够了。

    想着来了汴城还没好好逛过,王氏索性放下东西,招呼两个丫头出门逛逛。

    沈云姝正缝袖子缝得不耐烦,闻言大喜过望,赶紧催着王氏出发。

    家里有廖源在,王氏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挎着一个篮子,三个人就出门了。

    王氏如今对汴城大街小巷熟悉得很,没去更近的齐泉街,去了另一条城南的主街三祥街,更宽敞更繁华,铺子的门头又大又气派,路上随时能看到马车来来往往,让沈云姝小小地开了眼界。

    先跟着王氏去布庄扯了几尺布,除了几个孩子的,还特意买了牢固的棉布,打算给矿场上的父子再做些耐穿的鞋面。

    一个多月卖饼,王氏手上多了十几两,这会花起钱来也颇是舍得。

    杜锦香也仔细挑了几样。

    杜夫人去世后,杜家就是她一个小姑娘当家了,父子两人的吃穿住行都是她打理,对这些事很有经验。杜大夫在外坐馆,一个月也有小几两银子,足够一家三口花用了。

    和王氏商量了下,她也扯了好几匹。东西包好,王氏跟掌柜的打了个招呼,把篮子先放在铺子里,三人轻轻松松逛街去了。

    沈云姝对卖小玩意的摊子特别感兴趣,卖头花的,卖竹制小摆件的,卖盘子碗碟的,一个个看过去,有特别喜欢价格又合适的就掏钱买下。

    杜锦香也难得大发女孩子心性,买了好几朵头花。

    “姝儿,前面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福祥记。”

    走到大街另一头,杜锦香指着斜对面一家门头很大,还有人排队的铺子,轻声对沈云姝道。

    沈云姝顿时大感兴趣,拉上王氏和杜锦香:“走,咱们去看看!”

    走进铺子,入目就是一张约摸一丈长的木案,里头摆着一张张方形的木盘,木盘里是各式各样的点心。

    案台后,小二们正用油纸给顾客包点心。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