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我成了三国废材王子

关灯
护眼
第151章 众将寻千里马,胡响战彻里吉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刘民焦灼难耐,急问道:“军师可有良策?”

徐庶轻摇羽扇,神色从容:“正平可假托卜卦之名,暗访沮公与。”

“妙计!只是委屈正平先生了。”刘民拊掌称善,忽又言道,“不如邀颜良、文丑、张合、高览、麹义诸将共饮,如何?”

徐庶羽扇微顿:“使不得。此事须得徐徐图之,若走漏风声,恐生不测。当先觅良驹,再铸利器,以利诱之。”

刘民愁眉不展:“军师有所不知,千里马岂是易得之物?”

“主公可还记得,昔日臣与王礼曾往匈奴贩马?”

“记得记得!”刘民转忧为喜,“某这家业,全仗军师与王叔经营所得!”

“可恨那赤兔马竟为吕布所得!”徐庶扼腕叹息,“然臣闻匈奴人言,西域多产良驹。”

刘民疑惑道:“军师意欲再行贩马?”

“正是!”徐庶捻须而笑,“不过此番非为牟利,实为散财。”

“此等小事何须军师亲往?遣几员小将即可。”

二人正争论间,忽闻门外脚步声响。但见一侠客推门而入,抱拳朗声道:“主公,某来迟矣!”

刘民定睛细看,不由惊呼:“王叔!竟尚在人世!”

来人正是王礼。他一把抱住刘民,慨然道:“主公大业未成,某岂敢独赴黄泉!”

刘民喜极,连声问道:“王叔如何脱得李傕那厮的魔爪?”

王礼将颍川遭难始末细细道来,叹曰:“嗟乎!若非族兄王越仗义相救,此命早休矣。”

刘民急问:“剑师王越可曾授汝绝技?”

王礼见刘民身长已逾六尺,遂与之切磋数招。但见刘民虽年少,招式却神出鬼没,暗忖假以时日,其武艺必不在己之下,不禁抚掌赞道:“主公身手不凡,不知师承哪位高人?”

刘民谨记师训,只得托词道:“王叔有所不知,吾帐下赵云、刘晟、太史慈诸将,皆得名师真传。吾日夕观摩,故习得些许皮毛。”

王礼慨然叹曰:“主公真乃文武全才也!”

众人叙话良久,刘民决意携王礼、胡响、胡亮西行求良驹。乃命徐庶总领幽州事务,令吕雯随吕布习武,遣刘晟、黄叙等操练新卒,使牵招、田豫督民开矿,以供庞月铸造利器。

赵云请命同行:“主公,云在汜水关闻马超武艺超群,愿往一较高下。”盖武者相逢,必欲争锋,此乃常情也。

华雄亦出列请命,拱手道:\"主公,某乃西凉人士,于彼处山川形势颇熟稔,愿为前驱。\"

刘民闻其所言甚为在理,不便推却,遂颔首应允。

于是,刘民一行人踏上了西行之路。沿途跋涉,穿荒漠如履薄地,越高山似登平地,历经风霜雨雪,艰难险阻不可胜数。

一日,众人行至一处幽谷,忽闻谷中传来阵阵异兽嘶鸣之声,其音凄厉,令人毛骨悚然。刘民心中暗喜,忖度此处必有龙驹凤雏藏匿其间。果不其然,深入谷中,但见一群骏马,或立或卧,毛色各异,皆矫健非常。

然此群骏马极为机警,见人辄避,不容近身。危急之际,赵云奋然出列,施展浑身解数,终驯服其中一匹通体雪白、四蹄生风的骏马。此马奔驰之际,如白虹贯日,快逾闪电。

刘民见状,喜不自胜,抚掌赞曰:“真乃天赐良驹也!”遂为其命名“追风白龙驹”。继而高声道:“子龙既得此良骥,可否再获二匹宝马?”

赵云朗声应道:“主公之命,何敢辞焉!”

言罢,赵云纵马向前,其势如白虹贯日,直冲马群。手中长枪翻飞,银光闪烁,余马皆惊骇退避。

须臾之间,但见赵云又驯服两匹乌骓,毛色如墨,油光可鉴,亦是千里挑一的神骏。

刘民大喜过望,转向华雄赞叹道:“不意子龙不仅枪法通神,这驯马之术竟也如此出神入化!真乃当世奇才也!”

赵云闻言,抚掌大笑道:“主公,此二骏尚无雅号,岂非憾事!”

“此匹‘摄景飞凫’当赠王礼叔父,彼匹‘疾风神雕’合归华雄将军。”言罢,二将早已飞身跃上马背,但见那骏马四蹄生风,须臾间已驰出百丈之遥。俄而勒马回缰,王礼、华雄俱在鞍上拱手作揖,声若洪钟:“某等愿效犬马之劳,誓死追随主公!”

胡响、胡亮二将立于道旁,眼巴巴望着众人,嗫嚅道:“主公的凌云驹风驰电掣,属下等望尘莫及......”刘民会意,朗声勉励道:“良驹终会有的,且随我继续西行!”

一行人遂策马西进。数日后,眼前豁然开朗,但见莽莽草原,一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