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死寂。
又过了仿佛无比漫长的时间,直到石云天确认鬼子确实已经走远,他才极其轻微地动了动几乎冻僵的手指,发出了一声低不可闻的唿哨,这是事先约定的安全信号。
如同雪人复活,五个“雪堆”先后动了起来。积雪簌簌落下,露出五张冻得青紫、但写满了劫后余生的脸。
“咳……咳……俺的娘诶……”王小虎第一个跳起来,拼命拍打身上的雪,大口喘着气,“吓死俺了!差点就……就真成雪人了!”
石云天长长地舒出一口白气,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此刻被寒风一吹,刺骨冰凉。
他环视队员们,看到大家都安然无恙,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回肚子里。
“没事了,我们成功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日军巡逻队的出现,说明他们已经接近敌控区的交通线或据点,接下来的路必须更加小心。
他们不敢久留,稍事整理,便立刻继续向南行进。
有了之前的教训,他们不再轻易走山谷开阔地,而是尽量依靠山脊、树林的边缘前进,虽然更加耗费体力,但安全性更高。
又艰难跋涉了大半日,就在夕阳即将再次沉入远山,走在最前面的王小虎突然兴奋地压低声音喊道:“有路!是一条能走大车的路!”
众人精神一振,小心翼翼地上前。
果然,一条被车轮碾出深深车辙的土路出现在眼前,虽然覆盖着积雪,但明显比他们之前走过的任何“路”都要规整。
就在这时,一阵“吱吱呀呀”的车轴转动声和轻微的吆喝声从道路的另一端传来。
“隐蔽!”石云天立刻下令。
众人迅速躲到路旁的灌木丛后。
只见一辆破旧的驴车,由一个头戴破毡帽、身穿厚重棉袄的老汉驱赶着,慢悠悠地沿着道路走了过来。
驴车上放着些柴火和几个空筐。
看样子,是附近村庄的百姓。
石云天仔细观察了片刻,确认只有老汉一人,且不像是敌人伪装,这才示意大家出来,但依然保持警惕。
老汉显然被突然从路边冒出的几个“雪人”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抓紧了缰绳,驴子也不安地打了个响鼻。
“老伯,别怕,我们是打鬼子的队伍。”石云天上前一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和善,“在山里迷了路,想打听一下。”
老汉惊疑不定地打量着他们,尤其是他们破旧的衣衫和虽然疲惫却异常清亮的眼神,最终目光落在石云天胸前那条依稀可辨的红色带子上。
“你们……是‘赤诚带’?”老汉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激动。
石云天心中一动,看来“赤诚带”的名声在这一带也有所传播。
他点了点头:“是的,老伯,您知道?”
老汉脸上的戒备顿时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敬佩和同情:“哎呀,真是你们!听说你们在北边赵家峪干了不少大事!咋落到这步田地了?这冰天雪地的……”
“说来话长,”石云天苦笑道,“老伯,我们要去白石口有急事,您看……”
老汉看了看他们几乎要冻僵的模样,又看了看自己那辆空荡荡的驴车,叹了口气:“唉,造孽啊……这离白石口还有段路呢,靠你们这几个娃子走,天黑前肯定到不了,夜里在外头非冻死不可,这样吧,俺这车虽然破,还能拉点东西,你们要是不嫌弃,都上车挤挤,俺送你们一程!”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王小虎等人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石云天心中感激,但依旧谨慎地问道:“这……太麻烦您了,老伯,会不会给您惹来麻烦?”
老汉摆摆手,露出一口黄牙:“有啥麻烦的!这一带俺熟,鬼子巡逻队刚过去不久,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快上车吧,看把这几个女娃娃冻的!”
再三道谢后,石云天五人加上小黑,勉强挤上了那辆破旧的驴车。
虽然拥挤不堪,车轮颠簸,但比起在深雪中跋涉,已是天堂般的享受。
车身挡住了部分寒风,让他们几乎冻僵的身体渐渐感受到一丝暖意。
驴车“吱吱呀呀”地沿着土路向前。
老汉坐在车辕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们说着话,介绍着周边的风土人情,也提醒他们哪些地方有鬼子的岗楼,要绕开走。
石云天靠在柴火上,望着缓缓后退的雪景,心中感慨万千。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在雪地上拉得很长,但这一次,影子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