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意识导航图,或者……一种与更高维度智能沟通的协议。
“这个能量漩涡,”叶舟追问道,指向天空,“它到底是什么?它在做什么?在传递什么信息?”
男子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它在响应威胁。‘秩序之盾’……他们正在尝试某种极其危险的事情。他们试图利用网络,按照他们狭隘、僵化的理想来‘净化’人类,剔除他们视为不完美、不纯净的部分,建立一个绝对‘秩序’的世界。”他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忧虑。
艾莉丝皱眉:“他们打算怎么做?通过这个漩涡?”
“不完全是,”男子指向不远处雄伟的圣马可大教堂,“在下面。教堂的地下深处,存在着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地方——‘镜之间’。传说那是但丁本人曾经到访并在此进行深层次冥想,与更高领域沟通的地方。那里也是网络的一个古老而强大的节点,其特性非常独特。‘秩序之盾’相信,通过控制‘镜之间’,他们能放大其意图,将他们的‘秩序’滤网强加给整个网络,从而影响全球人类的意识。”
形势瞬间明朗。决策再次迅速做出。团队将与“但丁遗产”合作,保护“镜之间”,阻止“秩序之盾”的疯狂计划。瓦西里娃通过加密通讯协调着外部支援,试图清理出入口并提供技术封锁,但能量场干扰太强,大规模行动困难重重。
但首先,他们必须理解但丁的符号如何与网络互动,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点。叶舟和诺瓦克教授立即与“但丁遗产”的学者们——他们既是历史学家也是实践者——投入工作。他们分享数据,解读天空中和地面上图案的符号变化。古老的典籍与最先进的平板电脑并置,羊皮纸上的墨水与屏幕上的像素共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一个关键的突破来自一个意外来源。当叶舟全神贯注地对比《神曲》插图中的符号和能量漩涡绘制的实时图案时,他脑海中突然闪过特蕾莎修女那宁静而深邃的面容,以及她描述过的、通过义眼与网络连接时看到的那些复杂而美丽的神经接口模式。
“看这个!”他惊异地叫出声,迅速将特蕾莎描述的模式(他从布拉格的数据中恢复了一部分)与但丁的符号进行叠加比对。“这个符号序列……看它的迭代和递归方式……它几乎像是特蕾莎描述的神经接口模式的……一种抽象化、艺术化的表达!”
诺瓦克猛地凑过来,眼睛在屏幕和古籍间飞快移动。“上帝啊……你是对的!但丁……他可能不是在描述物理现实,而是在描述意识的结构!他可能提供了一种与网络安全互动的方式,不是通过外部的技术接口,而是通过意识本身的训练和提升,通过艺术和象征来达成共振!”
他们意识到,但丁的符号系统确实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范式。它不是强行破解或控制网络,而是通过美学共鸣、隐喻理解和心灵的升华,与网络建立一种和谐的连接。这是一种基于理解而非征服的交互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他在《神曲》中使用了如此丰富、如此生动的意象,”科瓦奇博士惊异地说,仿佛眼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不仅仅是诗歌修辞!是心理学,是意识工程学!他通过地狱的恐惧、炼狱的希望、天堂的至福,来引导读者的意识状态,逐步调整到能够接受更高维度信息的频率!”
有了这种革命性的新理解,他们开始制定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将利用“但丁遗产”的仪式场地和知识,主动与网络建立连接,不是去对抗,而是去“合唱”,用但丁的符号语言去共鸣,从而抵消或转化“秩序之盾”试图强加的控制信号。
过程紧张而要求极高,它需要的不是技术操作,而是极致的专注、心灵的澄澈和符号表达的精确性。在“但丁遗产”成员的指导下,叶舟作为主要“操作者”(因他与网络已有过深度接触),站在符号图案的中心,闭上眼睛,深呼吸,尝试摒除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