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比庞大、信息密集的知识网络。
“真理之板(The Tablet of Truth),”索恩博士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带着敬畏的语气低语道,“传说但丁在流放期间曾秘密研究过它,并从中获得了撰写《神曲》的最终灵感。它被认为早已失散在历史长河中,甚至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寓言。但它一直在这里,被佩吉·古根海姆本人作为一件‘有趣的古代抽象雕刻’收藏,后来才被我们识别出来,并秘密保护于此。藏在 plain sight (众目睽睽之下)。”
叶舟感到呼吸几乎停滞。他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目光被石板完全吸附。那些符号仿佛拥有生命,在他注视下微微流动。诺瓦克教授发出一声近乎**的惊叹:“上帝啊…这…这难道就是‘应用篇’?那个传说中《光之书》缺失的第三部分,包含了具体操作方法和更深层原理的终极章节?”
索恩博士肯定地点头:“我们高度确信如此。但丁在他未公开的私人笔记中多次模糊地提到过‘真理之板’,称它包含了‘操作现实的钥匙’(the key to operating reality),但也同时警告说,这把钥匙只能由‘纯净之心’(pure heart)持有,否则将开启灾难之门。”
无需多言,团队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便携式扫描设备被架设起来,高分辨率的图像被传输到电脑屏幕上进行增强处理。诺瓦克教授和索恩博士负责比对《光之书》已知符号与石板上的变体;叶舟和艾莉丝则试图从整体结构和能量流向上寻找模式;康塔里尼博士和他的“但丁遗产”成员则从历史文献和但丁的文本中寻找对应和注释;皮拉尔和瓦西里娃负责警戒,同时也从执法和情报分析的视角,观察符号中可能存在的逻辑结构和预警模式。
破译工作是艰巨的,每一个符号都似乎蕴含着多层含义。但随着交叉对比的深入,惊人的模式开始浮现。这些符号并非描述冷冰冰的机器操作手册,它们似乎与人类意识中最深层的情感与道德体验紧密相连。
一个关键突破来自艾莉丝,她敏锐地注意到一组反复出现的、结构优美的符号序列,总是伴随着一种能量上的“温暖”和“扩张”感。“看这个,”她惊异指着屏幕上的放大图像,“这个符号组合…它不像是在描述物理现象。它更像是一种…一种‘爱’(Love)、或‘无条件的同情’(Unconditional Compassion)的数学表达!一种促进连接、愈合和创造的能量模式!”
皮拉尔侦探在一旁点头,她指着另一组显得刚正、平衡的符号:“还有这个序列。它传递出一种‘公正’(Justice)、‘平衡’(Balance)、‘因果律’(Karma)的感觉。但丁在《神曲》中花费大量篇幅探讨的正是这些概念——灵魂根据其行为被安排在不同的层面。网络似乎响应这些道德品质?”
叶舟感到一阵强烈的震撼席卷全身。他看着石板,目光扫过那些复杂无比的纹路:“这根本不是什么操作手册…这是一部…伦理指南(Ethical Guidebook)!一部关于如何以正确的心态、正确的意图、正确的道德基础与网络进行互动的说明书!它不是在教我们‘如何做’,而是在教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安全地、负责任地使用这知识!”
索恩博士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甚至可以说是凝重:“这正是我们内部稳健派最深的恐惧。‘秩序之盾’中的极端派系,以现任执行局长为首,他们只想获取网络的操作技术,而不理解、甚至蔑视这其中蕴含的伦理维度。他们梦想着用一种技术官僚的、冷酷的‘理性’来‘净化’世界,按照他们设定的、僵化的‘秩序’蓝图重塑人类文明,却完全无视这种强制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性后果。他们看不到这力量与意识本身密不可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