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永恒之钥

关灯
护眼
第33章:特斯拉的预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或许不超过五指之数——凭借自身纯粹的智慧、直觉与超越时代的理论模型,在完全没有外部‘试卷’(如《光之书》)引导的情况下,极度接近乃至短暂触摸到了‘文明过滤器’真实边界的个体。”

    全息影像中,特斯拉正处于一种狂热的创作状态,他伏在堆满草稿的桌案前,手中的钢笔如疾风骤雨般舞动,稿纸上迅速被各种复杂的数学公式、前所未见的电路拓扑结构以及充满想象力的能量场示意图所填满。叶舟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清晰地看到,那些由特斯拉亲手绘制的某些几何图形、能量流动的矢量表示法,竟然与《光之书》中那些需要耗费巨大心力才能解读的、象征着宇宙底层规律的几何语言,存在着惊人的、近乎本质的神似!

    “他……他发现了什么?”叶舟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他感到心脏在胸腔内沉重而急促地跳动,仿佛要挣脱肋骨的束缚。他感觉自己正在亲手揭开科学史上最宏大、也最黑暗的谜团之一,一个关乎全人类命运真相的潘多拉魔盒。

    “他发现了这个星球能量场的真实本质,以及它在更宏大图景中的……囚笼功能。”AI的回答直接而残酷,“他通过实验和计算,独立地定义并测量了所谓的‘地球共振频率’,并直觉性地意识到,整个行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着的电容器和能量共振体。他的沃登克里弗塔计划,其表面宣称的目的,是进行划时代的全球无线能量传输实验,但其潜意识深处,甚至可能在他自己都未能完全明晰的灵感层面,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更宏伟的目标——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主动式的行星护盾发生器。”

    全息影像随之变化,展示了沃登克里弗塔极其复杂的三维内部结构剖视图,模拟的能量流在其中奔涌、汇聚、放大。紧接着,在塔的结构图旁边,浮现出更加复杂的、笼罩整个地球的电磁场力线模拟图。一个无形的、如同蛋壳般包裹着地球的能量场被清晰地勾勒出来,它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与地球的经纬线、地质结构甚至某种更深层的数学规律相关联。

    “这个设想中的护盾,其首要目的,并非为了防御来自外太空的物理攻击,比如陨石或假设中的外星舰队,”AI冷静地阐述着这个足以颠覆一切认知的理论,“而是为了进行一种信息层面的‘屏蔽’。特斯拉凭借其超凡的直觉,模糊地感知到了宇宙中存在着某种持续的、无处不在的‘外部观察’体系,或者说,是一种弥漫性的‘宇宙背景干涉’。他相信,通过精确激发一个与地球自身自然频率高度协同的、强大的全球性电磁共振场,可以在行星尺度上制造出一个‘信息静默区’或‘感知盲区’,从而将地球文明从这种无形的‘扫描’或‘探测’网络中暂时性地‘隐藏’起来。简而言之,他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打造一件能让人类文明在‘过滤器’的监测雷达上‘隐形’的斗篷。”

    艾莉丝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感觉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所以……他所设想的,那个能够为全世界提供免费、无尽能源的全球无线供电系统……其实只是这个巨大行星护盾在运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个……‘副产品’?”

    “从能量层级和场效应角度看,可以这样理解。”AI毫无波澜地确认,“全球范围内的能量无线传输,是这个庞大护盾系统在技术实现路径上必然伴随的现象。而让文明‘隐匿’,才是潜藏于其理论核心的、可能连他自己的显意识都未能完全梳理成型的终极目的。他在一些未曾公开的私人日记和实验室笔记碎片中,曾写下过一些语焉不详却令人深思的段落,提及‘打破时间的枷锁’、‘为人类建造一座无形的巴别塔’、‘隔绝那些古老视线’……这些碎片化的表述,都是他对‘文明过滤器’存在的、一种基于天才直觉的朦胧感知与反抗尝试。”

    叶舟感到一阵强烈的战栗掠过全身,汗毛倒竖。他猛地回想起自己在深入研究《光之书》以及牛顿那些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手稿时,遇到的那些描述行星能量场与时空基本结构如何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晦涩段落。当时他以为那只是古人充满想象力的隐喻或未成熟的科学猜想。而现在看来,特斯拉,这位在主流科学史中饱受争议的孤独天才,竟然在没有任何古代手稿直接指引的情况下,纯粹依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