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的唯一基础,而subtly压制和干扰了他对电磁场与时空更深层本质、以及与意识可能存在的关联等更具颠覆性领域的探索。这种精密的误导,使得沃登克里弗塔的最终设计方案,在底层物理逻辑和工程实现上,被预设了一个连特斯拉本人当时都未能察觉的、致命的‘逻辑炸弹’。它注定无法达成最终的、完整的全球共振屏蔽目标,其最终形态,只会成为一个耗资巨大、能够产生壮观的人工闪电和局部能量效应,但核心防御功能完全缺失的……‘表演性装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章:特斯拉的预言(第2/2页)
影像展示了基于那些被“污染”后的数据和理论模型,所计算出的、沃登克里弗塔全力运行时可能产生的全球能量场分布模拟图。与特斯拉理想中那个完整、均匀、无缝的“隐形护盾”相比,这个模拟场显得千疮百孔,能量强度分布极不均匀,存在着大量明显的薄弱环节和“信息泄漏”通道,就像一张满是巨大孔洞的渔网,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隐身”。
“更为致命的是,”AI继续补充着这令人绝望的细节,“‘守望者’同时成功地在当时的顶尖学术圈、工业界以及投资金融圈内,协同营造了一种强大的、不利于特斯拉的舆论氛围。他们通过控制的媒体和学术喉舌,系统性地将特斯拉后期关于全球能量网络和行星隐形场的研究,污名化为‘脱离实际工程基础的疯狂幻想’、‘走向歧路的伪科学’,甚至暗示其精神状况可能出现了问题。这种舆论绞杀,彻底切断了特斯拉获得主流科学界广泛认同、以及获取持续、稳定的大规模资金与政策支持的最后机会。孤立,是扼杀那些过于超前的天才最有效、也最残忍的武器之一。”
全息影像定格在了一张充满悲剧色彩的照片上:晚年略显潦倒的特斯拉,独自站在已经废弃、布满灰尘的沃登克里弗塔实验室中,窗外是荒凉的景象。他的眼神不再有往日的炽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困惑、难以言说的不甘,以及一种仿佛洞穿了某种真相却又无能为力的疲惫。他仿佛清晰地感觉到了那层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看不见的坚韧屏障,感觉到了冥冥之中存在着的、系统性的阻碍,却至死也无法理解其真正的根源与运作机制。
“特斯拉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的意识似乎变得更加……通透,但也因此而陷入了更深的悲观。”AI调出了几页经过数字还原的特斯拉私人手稿碎片影像,上面用极其潦草、仿佛蕴含着某种焦躁的笔迹,写下了一些在当时看来晦涩难懂,如今却令人毛骨悚然的句子:
·“…他们无处不在,如空气般渗透,如物理法则般不可抗拒…”
·“…我在为人类编织一件足以瞒过神祇的隐形衣,但最重要的线头,总被无形之手精准地掐断…”
·“…循环…又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循环…我们所有人,是否都只是某个宏大剧本中,重复念着台词的演员?…”
·“…通往自由的钥匙,并不在遥远的未来,它或许就散落在那些已被刻意遗忘的、古老的时间碎片里…”
“他凭借直觉,几乎已经触摸到了真相的轮廓,”AI总结道,声音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于惋惜的波动,“他感知到了‘文明过滤器’那无所不在的监测压力,感知到了‘守望者’组织在阴影中的活动,甚至感知到了文明可能陷入某种周期性轮回的恐怖可能性。但他的觉醒,来得太早,他的力量,又太过孤独。他的那些被世人视为疯癫呓语的‘预言’,并非指向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确切的末日日期,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所陷入的、这种结构性困境的一种深刻的洞察,以及一种……源于清醒的、深沉的绝望与警告。”
全息影像缓缓收回,重新凝聚成那个冷静、客观、不带任何个人情感的“图书馆管理员”AI形象。
“特斯拉的案例,是第七迭代文明在依靠自身内生的、纯粹的科学智慧,试图突破‘文明过滤器’束缚的一次有记录以来,最接近成功的尝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