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生活也行。
纪父又道:“这些日子和淮序他们三个小伙子相处下来,爸觉得淮序这孩子还是能处的,你们两的年纪也不小了,尽快将婚结了吧!”
纪宁:“……”
周淮序到底说了什么?
她爸都开始催婚了?
纪宁只好道:“不急,先处一处,他结婚要打报告,听说要提前半年报告上去,然后还要审批,不急。”
纪父听了就急了:“这还不急?光打报告都要半年,你们更加要抓紧时间,过了年你都二十四岁了,淮序也二十八了!你们更加要抓紧一些。”
一个报告就要提前半年,要是拖上几个月才打报告,那等报告批下来,纪宁都二十五岁了!
万一审批不过呢?那女儿不就耽误到二十五岁?这是纪父最担心的。
村里都没有二十五岁还没嫁的姑娘!
二十五岁都没嫁,那已经是老姑娘了,想要找好的对象更难了。
纪宁知道村里的人都喜欢报虚岁,生日也不直接说过生日,躲躲藏藏的,生日那天说什么牛一,什么牛踩脚,她只好道:“好,我和他商量一下。”
二十四、五岁很老吗?在现代才刚刚大学毕业。
但是他们这边五六十年代的人大多数十八岁就结婚了,现在这几年晚了些,但是也是二十岁左右就结婚了。
只有周淮序是个另类。
纪父:“我和他提过了,他说你同意,他就打报告。结婚这事,他由你抓主意。你别拖太久,反正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这次他回部队就先打报告吧!都不知道啥时候能批。”
他怕之前的事会影响了纪宁,报告不通过。
纪父这年纪的人是不考虑感情的,只讲合不合适。而且人都有私心,像周淮序这样条件的男人,连他一个男人都觉得好,纪父心底还是希望女儿能够嫁成功。
免得夜长梦多,错过了,怕很难找到这么好的了。
“好,我和他说。”纪宁随口应了一句,免得他继续说。
这时,纪航和周淮序回来了,正好听见了纪父和纪宁的话。
纪父就对周淮序道:“淮序,宁宁答应了,你回去后就可以打报告了。报告审批要这么长时间,别拖,我以前的事你也知道,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周淮序家世好,工作好,想找媳妇不难!
但女儿要是拖上一年半载,结果政审不通过,耽误到二十五岁,那就难找了。
而且和周淮序谈那么久对象最后结不成婚,对女儿的名声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