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像中的审判

关灯
护眼
139章《科技向善终章》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后人谈论 “无恐惧科技时代” 时

    总会提起陈默的故事 —— 那个拿着录像带对抗数据幽灵、用一生推动科技伦理的老人

    苏岚的笔记本被收藏在全球科技伦理博物馆

    放在防弹玻璃展柜里

    展柜上方的屏幕循环播放着陈默的影像:有他年轻时在 404 机房的身影

    有他老年授课的模样

    最后定格在他写 “科技向善

    永无止境” 的手写字上

    博物馆里

    每天都有参观者驻足在笔记本前

    戴超视镜的少年第一次来参观时

    超视镜突然发出 “滴滴” 的警示声

    镜片上弹出当年 “数据幽灵符文” 的识别画面

    附言 “警告:科技若脱离伦理

    可能产生未知风险”

    少年愣了几秒

    摘下超视镜放进背包

    小声说:“原来科技也会有危险

    我以后再也不随便用超视镜看奇怪的东西了

    ”

    林墨每年都会带公司员工来参观

    每次都会站在展柜前讲解:“这本笔记本不是普通的旧物

    是我们科技从业者的‘圣经’

    它告诉我们

    不管研发多先进的科技

    都要记得‘为什么研发’—— 不是为了利润

    不是为了名气

    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好

    ”

    每年 10 月 15 日 —— 黑盒项目灾难纪念日

    康安医院旧址的纪念公园都会举办 “科技伦理论坛”

    学者、科技从业者、普通市民坐在一起

    讨论当下的科技伦理挑战

    有一年论坛上

    一位年轻学者提出 “AI 自主意识是否该拥有伦理权” 的争议

    林晓站起来

    引用了林建国当年的观点:“科技的伦理权永远属于人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