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布会惊雷(第12页)
2049年9月30日的北京,暮色把国家会议中心的穹顶染成深紫时,三块足球场大的全息屏突然亮起。
蓝白色的光瀑倾泻而下,裹住全场五千人的呼吸——瘫痪十年的老人用意念操控机械臂,指尖捏着粉色绳,给孙女扎辫子时的颤抖,连梢的弧度都清晰可见;失语的渐冻症诗人盯着虚拟稿纸,脑电波化作的光标慢慢移动,敲出“风是树的语言”
时,稿纸边缘还泛起细碎的波纹,像真的被风吹过。
林野站在后台通道的阴影里,指尖攥着的言稿早被汗浸软,边角在掌心搓出毛边。
耳后贴着的神经监测贴是自家产的“脑健康手环”
简化版,淡蓝色的光透过皮肤,把他的心率数据实时传去后台终端——屏幕上那条曲线正随着会场的欢呼声往上飘,像根绷得越来越紧的弦。
“林总,还有三分钟。”
助理小陈的声音带着颤,手里的平板差点滑出去。
屏幕上的布会流程表旁,弹出密密麻麻的舆情提示,“外媒刚才追问,星桥能不能实现‘记忆共享’,还有人提陈总……”
林野没接话,抬手扯了扯定制西装的领口。
左胸内袋里,一张比身份证还旧的照片硌着肋骨——2024年杭州城西的民房里,墙皮剥落的客厅摆着台二手笔记本,他和陈默、苏晚挤在电脑前,桌上的泡面桶还冒着热气。
陈默那时没戴金丝眼镜,笑起来露出两颗虎牙,手搭在他肩上,声音裹着泡面的热气:“野子,咱以后要做全球最好的脑机,让那些进口设备都靠边站。”
“让技术部再查一遍联机状态,特别是信号解码模块。”
林野的声音比自己预想的稳,只是指尖碰到监测贴时,还是觉出点凉。
这场布会筹备了三年,星桥是全球款非侵入式全脑交互设备——不用开颅,脑瘫患儿能靠它控制玩具车,阿尔茨海默症老人能找回失散的记忆,这是他从2024年就埋在心里的梦,像颗种子,熬了25年才开花。
通道尽头的玻璃门被推开条缝,欢呼声混着相机快门的“咔哒”
声涌进来,像场急雨。
林野深吸一口气,刚要迈步,小陈突然疯了似的跑过来,平板屏幕亮得刺眼:“林总!
美国商务部刚更新实体清单,咱们……咱们神经纪元在上面!
还有硅谷脑科,他们声明了——陈总他……”
“嗡”
的一声,林野耳后的监测贴传来刺痛,像细小的电流窜过。
后台终端的曲线猛地跳红,冲破正常阈值的红线。
他抓过平板,硅谷脑科的官网页上,猩红标题像把刀扎进眼里:“前神经纪元ct0陈默携全脑交互核心算法加盟,3天后布全球款量产机型”
。
下面附的三张代码截图里,最核心的“神经信号解码模块”
旁,还留着陈默的注释:“野子,这里要优化滤波算法”
——那是2032年他们在芯片实验室熬夜时,陈默用红色马克笔写在草稿纸上的,后来敲进代码里,就再也没删过。
“还有股市……”
小陈的手指往下滑,全息面板上的绿色跌幅条像瀑布般倾泻,30的数字旁,红色“跌停预警”
闪得人眼晕,“董事会刚来电,说要是布会搞砸,就启动紧急预案……”
林野的指节攥得白,平板边缘硌进掌心。
他想起三天前见陈默的场景,对方还穿着神经纪元的灰色工服,坐在他办公室里喝普洱茶,金丝眼镜后的眼神藏在蒸汽里,说“野子,你这设备布会我肯定去,给你撑场子”
。
那时他没注意,陈默离开时,落在茶几上的钢笔,笔帽上还沾着硅谷脑科的10g0贴纸。
“林总!
记者们现不对劲了!”
公关总监张姐跑过来,头乱了半缕,“有记者收到消息,堵在后台问实体清单的事,还有人喊‘陈总叛逃,神经纪元要完了’!”
林野抬头看向玻璃门外,会场里的全息股市面板已经被观众注意到。
刚才还亮着的眼神,此刻都笼上慌色,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有人在脑机手环上刷舆情,蓝色的信息流在空气中飘得到处都是——神经纪元股价暴跌、陈默叛逃、美国实体清单,三个话题像野火般往上窜,烧得全场人心惶惶。
“让技术部把股市面板关了,换成星桥的康复案例。”
林野的声音突然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