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分手后:前女友仰望我登顶

关灯
护眼
第660章 新局启势:资金、人心与暗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离开财政局办公楼时,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是梧桐叶的路面上。

魏浩然手里拿着刚复印的资金报表,目光看向“跨河大桥前期资金拨付明细”那栏——50%的到账资金里,有30%是省里专项拨款,剩下的20%来自市财政统筹,后续还有40%需要跟银行对接贷款,最后10%计划通过社会资本引入。

“银行那边的贷款进度,得盯着点。”张扬突然开口,脚步没停,目光看向远处沧澜河上的老桥:“下个月施工队就要进场,要是资金跟不上,桥墩基础施工就得延后,会影响整个工期。”

对于这座大桥,张扬很是上心,新城区能不能发展起来,嘉和市旅游行业能不能起来,这座大桥占据20%的比例。

这也是他为什么交代魏浩然要上心的原因。

“我已经跟财政局的财务科对接过,他们下周会跟工行、建行的负责人开协调会,争取把贷款审批周期压缩到15天。”魏浩然立刻回应,声音比平时更笃定些。

如今身份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从“辅助记录”转向“牵头推进”,连说话的底气都足了几分。

这就是职位提升,权力所带来的魅力。

之前她伺候市长虽然很多人也都巴结他,但权力方面,真没有这么大。

很多事情都要求人办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如今魏浩然成为城建局局长,最起码很多方面不用再求人办事了。

车停在路边,司机已经把空调提前打开。

坐进副驾驶后,魏浩然没像往常那样立刻拿出笔记本,而是先翻了翻手里的资金报表。

报表最后一页贴着一张便签,是李建国手写的“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说明”,上面写着“预计缺口800万,需从土地出让金中调剂”。

“保障房的资金缺口,要不要跟土地局提前打个招呼?”魏浩然侧头看向后座的张扬:“周明轩同志下周就要到任,提前沟通能让他有个准备,免得后续衔接出问题。”

张扬靠在椅背上,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明天我让办公室通知周明轩,后天上午来市政府碰个面,把土地出让金调剂、东方电子土地核查这两件事一起说。

你也过来,把城建局需要的土地审批流程跟他对接好,跨河大桥的征地红线图得尽快确定。”

“好。”魏浩然连忙记下,笔尖在笔记本上划过的力度比平时重了些,留下清晰的墨痕。

车驶出财政局片区,往市政府方向开。

路过老城区时,魏浩然透过车窗看到几户居民在拆迁指挥部门口张望,手里攥着房产证。

他想起刘敏案的核查结果——那三户“钉子户”的祖宅产权确实存在争议,其中两户的房产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证,与现行的不动产登记系统信息不符,还有一户涉嫌“一房两证”,背后可能牵扯到陈明远时期的违规操作。

“老城区那三户的产权核查,纪委那边有新进展吗?”魏浩然轻声问,目光收回,落在笔记本上“产权争议处理”的待办事项里。

“郑书记上午跟我通了电话,已经联系了市档案馆,调阅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土地登记原始档案,下周就能出初步核查结论。”张扬的语气沉了些:“要是查出产权登记违规,不仅要纠正,还要追究当时经办人的责任,不能让陈明远留下的烂摊子,影响现在的改造进度。”

魏浩然点头,心里却泛起一丝隐忧。

他想起昨天在城建局开会时,刘敏提到“产权问题搁置”时的慌乱眼神,还有王博文在施工队筛选上的含糊其辞——城建局这潭水里,怕是还有没浮出水面的问题。

自己到任后,既要推进项目,又要清理旧账,怕是没那么轻松。

车到市政府门口时,暮色已经渐浓。

张扬下车前,突然看向魏浩然:“明天上午你先去城建局,跟王博文他们对接下工作交接的事,重点把跨河大桥的施工预案、安全设备采购清单这两样东西拿到手,下午我们开个项目推进会。”

“好,我明天一早就去。”魏浩然应声,心里清楚,这是自己以“准城建局局长”身份第一次单独对接工作,既是考验,也是立威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魏浩然提前半小时到了城建局。

办公楼里还没多少人,只有保洁阿姨在拖地,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和落叶混合的味道。

他没直接去办公室,而是先绕到施工科,敲了敲科长办公室的门。

“魏主任?您怎么来了?”施工科科长赵磊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