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她哥

关灯
护眼
第300章 被知青渣了的女孩哥哥(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二十世纪中旬。

    华国有着一个上山下乡,让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带领中下贫农共建发展的政策。

    而事实是,城里岗位稀缺,容纳不下那么多年轻人。

    而农村因为偏远,缺少很多技术人才,综合考虑之下,国家就下了这样一个政策。

    鼓励年轻人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开垦荒地。

    这一政策刚开始只是鼓励,后来传着传着,直接就是强制,但凡是初中或高中毕业,没有工作的,都得去下乡。

    为此,大批年轻单身,又没有工作的青年男女,就不得不来到了农村,扎根土地。

    而这一批知识青年,也被人们简称为知青。

    知青们来的时候容易,但想走的时候可没那么简单了。

    因为在来农村之前,就连他们的户籍都已经被迁了过来。

    想要回城,就得找到工作,然后再找关系把户口迁回去。

    可城里的岗位就那么多,哪怕偶尔有空缺,也早就被身边的人所弥补,根本轮不到远在农村的知青。

    这也导致了很多知青来到了农村,却一直回不去城里。

    —

    西陇村位于最偏远的南省,这里地域偏僻,环境也很落后,是最需要支持青年帮扶的地方。

    自这些年以来,村里陆陆续续来了18位知青。

    这些知青下乡的时候,都是十七八岁。

    可长期留在乡下回城无望,渐渐的年纪大了,也只能融入农村,开始寻找着合适的对象,建立着一个小家。

    —

    陆家是西陇村有名的贫农。

    自爷爷那一辈起,就因为家里男丁稀少,田里的食物也不够,都饿的皮包骨头。

    可是从陆鹤璋这一辈开始,陆家的男丁就多了起来。

    陆鹤璋作为陆家的老大,底下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

    走进60年代末以后,他们家的这四兄弟渐渐长大,成了家里干活的主力军。

    自此以后,陆家的生活是越来越好,粮食也有了结余。

    而作为陆家最小的女儿,陆文芳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条件还不错。

    因为不需要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这倒让她养成了十里八乡最是出挑的姑娘。

    在一九七六年,她16岁的时候,就与下乡的知青洛航声看对了眼,结了婚。

    而彼时的洛航声早已经下乡7年,多次寻求回城无望,最后又受不了地里那么多的活,最终选择了与村里颜值最为出众的陆文芳结了婚。

    自此以后,他的活也是由陆家这几兄弟给分担了。

    洛航声是城里来的,与村里的这些庄稼汉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