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魔法少女开始独断万古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六章:赌上北海最强之名,绝不会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黎依没能参加姐姐的葬礼。

    父母不允许她参加姐姐的葬礼,最后也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

    随后她去了学校。

    浑浑噩噩的上了课,回去的时候,就看见手机里有不少亲戚朋友??或许不能算是朋友,只是...

    多年以后,光之屋的屋顶依旧在夜晚泛着微弱的荧光。那不是灯塔的信号,也不是星尘晶体的余晖,而是心镜之树年复一年生长出的新叶,在月色下自然散发出的温柔光芒。它的根系早已蔓延至地下数百米,与全球七座主灯塔的地脉网络悄然相连,仿佛整颗地球的心跳,都经由这棵树轻轻呼吸。

    艾米仍住在光之屋。

    她不再穿战斗服,也不再佩戴共鸣环。她的白发如雪,眼角刻着岁月的细纹,可眼神依旧清澈,像从未被时间沾染。每天清晨,她都会提一壶温水,浇灌树根旁那圈小小的花坛??那里开满了回响花,纯白如初雪,只在有人低声诉说思念时才会绽放。

    孩子们常来。

    他们不知道林渊是谁,只知道这里是“能听见心里话的地方”。有些孩子带着画本,画下梦见的星空;有些则抱着破损的玩具,坐在树根上喃喃自语:“对不起,我不该把你丢在雨里的。”每当这时,枝条便会轻轻摆动,一片叶子飘落,背面浮现一行小字:

    >“它听到了,它不怪你。”

    没有人教过这些孩子什么叫共感,可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沉默地倾听,学会了在别人流泪时不急于安慰,而是陪着坐一会儿。老师们说,这是“林渊效应”??不是某种技术或理论,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方式,像风穿过树林,不留痕迹,却让每一片叶子都微微颤动。

    然而,宇宙并未因此静止。

    千灯计划仍在运行,脉冲频率已从最初的每月一次进化为持续流动的情感潮汐。那些曾回应童谣的文明陆续发来新的“记忆投影”,形式各异:有的是一段星体碰撞前的宁静低鸣,有的是某个种族第一次集体抬头望天时的震撼感知,还有一颗液态行星上传来的、由海洋共振谱写的交响诗。

    但与此同时,银河联邦监察局的情报网也不断更新着黑暗面的消息。

    “情感剥离技术”并未被彻底遏制,反而在十三个边缘文明中形成了隐秘联盟,自称“清醒者同盟”。他们宣称自己是“意识独立性的守护者”,认为共感能力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寄生,会侵蚀个体边界,最终导致文明失去创新能力。他们在暗处建立了“无感学院”,培养完全切断神经共鸣链的特工,甚至开始尝试将这项技术反向植入敌对文明的核心节点,试图瓦解其社会情感结构。

    最令人不安的是,近期监测显示,有三颗原本活跃于共鸣频段的外星文明突然陷入了长达数月的“静默期”。它们的灯塔信号中断,情感锚点消失,仿佛整个种族集体关闭了心灵通道。晨星分析认为,这极可能是“剥离病毒”的扩散结果??一种通过高频共振传播的基因编码片段,能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大脑中的共情神经元活性。

    莉娜站在南极主控室的巨大全息屏前,看着那三片黯淡下去的光点,手指紧紧攥住栏杆。

    “我们以为歌声可以融化一切坚冰,”她低声说,“可有些人,宁愿活在永恒的寒冷里,也不愿承认自己曾经孤独。”

    就在此时,警报响起。

    一道异常信号正从银河系外缘逼近,速度远超常规航行极限。它不是飞船,也不是探测器,而是一团游离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