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长望着城内升起的浓烟,听着钟楼方向传来的机枪声,沉默良久。
最终,他艰难地吐出两个字:“撤退。”
撤退命令迅传遍各阵地,守军开始有序向城内撤退,准备进行巷战,城墙失守只是开始,更残酷的城市争夺战即将上演。
在通济门缺口处,士兵们带走了李江师长的遗体。
这位将军仿佛只是睡着了,他的大刀仍紧握在手,刀身上的血迹已干,但锋芒依旧。
光华门上,黄师长最后望了一眼那道由他们亲手点燃的火焰屏障。
明代城砖在高温下熔化的糯米灰浆正在慢慢凝固,如同伤口结痂。
这座千年古城曾经无数次在废墟中重生,他祈祷这次也不例外。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南京城墙已基本落入日军手中。
但战斗远未结束,它只是从城墙转移到了街头巷尾。
枪声,爆炸声,呐喊声,惨叫声,这些声音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南京的常态。
在一条偏僻的小巷里,几个华夏士兵帮助平民躲入地下室。
他们满脸烟尘,衣衫褴褛,但眼神依然坚定。
“长官,南京会沦陷吗?”
一个年轻学生颤抖着问。
士兵望着窗外燃烧的城市,轻声道:“城会陷,国不会亡。”
。
。
。
。
。
。
。
。
。
。
。
1938年1月8日,寒风裹挟着硝烟与血腥气,弥漫在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曾经繁华绮丽的都城,此刻已沦为巨大的修罗场。
城墙多处被日军重炮轰开缺口,潮水般的土黄色军服涌入城内,但战斗并未结束,反而以一种更残酷,更血腥的方式,在街巷,楼宇,废墟间展开。
新街口广场,这座南京城现代商业的象征地,此刻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工事。
第88师下属的一个残破营,在孙铭鑫营长的指挥下,利用一切能找到的东西构筑阵地。
有轨电车的车厢被推翻,与沙包,砖石,家具残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数道曲折的街垒。
士兵们的军装早已破烂不堪,沾满血污泥垢,但眼神中仍有一种困兽般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