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硫酸腐蚀性强!”陈教授一边提醒着年轻的学生,一边熟练地操作。
他的动作不像个书生,倒有几分沉稳。
战前,他埋首故纸堆,研究六朝石刻,明代城墙。
如今,他却要亲手制造杀敌的武器。
这种转变充满无奈,但为守护这座承载历史的城市,他义无反顾。
“教授,弹药不够了!得给前面送去一些!”一个满身硝烟味的传令兵冲进实验室喊道。
陈怀民立刻放下手中的瓶子:“我去!我知道有条近路。”他毫不犹豫地扛起一箱手榴弹,又让学生们搬上几箱步枪子弹。
这支小小的运输队,借着废墟的掩护,向枪声最激烈的夫子庙方向摸去。
然而,就在他们穿过一片开阔地,即将进入一条小巷时,一梭子机枪子弹从侧翼扫来。
学生们惊慌卧倒,陈怀民身体猛地一震,沉重的弹药箱脱手落下。
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腹部,鲜血迅速染透了他的灰色长衫。
学生们爬过来,试图为他包扎。
陈怀民脸色惨白,呼吸急促,他知道自己不行了。
他没有呼喊疼痛,而是用尽力气,从随身携带的,已被鲜血浸湿的布包里,摸出一本线装,蓝皮的书册——《南京地方志》,这是他毕生心血的一部分手稿,记录着这座古都的山川形胜,历史沿革。
他颤抖着手,指向旁边一堵残墙的裂缝,对身边一名学生断断续续地说:“塞。。。塞进去。。南京。。不能没了记忆。。。”学生含泪接过染血的书稿,用力塞进砖缝深处。
陈怀民教授看着这一切,眼神逐渐涣散,头歪向一边,倒在了这片他深爱并研究的土地上。
他所守护的,不仅是这座城的现在,更是它千年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