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够,我会继续追加。
这不是短期投资,我已经做好了十年不盈利,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
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的市场占有率,而是未来三十年、五十年的技术自主权。”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
五十亿!
十年!
这两个数字所带来的份量,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紧接着,gpu团队的负责人刘健博士,那位从ad挖来的技术大牛,眉头微蹙地补充:“周董,光是资金还不够。
eda工具、ip核授权、甚至高端光刻机的获取……这些都是现实难题。
我们很可能面临‘有钱也买不到’的局面。”
“那就自己造!”
周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eda工具,我们从开源和自研两头并进,我们已经有相关的团队在攻关基础框架。
ip核,能买则买,买不到就绕开,或者联合国内高校、研究所联合开!
至于光刻机……”
他目光锐利如刀,“我们现在可以依靠外部代工,但长远看,必须布局!
这不是一家企业能完成的,但启明愿意做那个最先投入、最先试错的探路者!”
半导体材料专家王淼总工沉吟片刻,声音沉稳地开口:“周董,基础材料的研,见效更慢,失败率更高,可能投入巨大最后也只是积累了一堆‘此路不通’的经验。
您能接受吗?”
“能!”
周明回答得毫不犹豫,“王总工,失败是成功的成本。
在基础领域,尤其是材料,我希望中心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失败数据库’。
每一次失败的配方、每一次不成功的工艺参数,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启明绝不会以短期成败论英雄,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未来的成功铺路。”
存储芯片领域的赵敏工程师,一位年轻干练的女性,也提出了她的顾虑:“周董,内存和闪存市场已经被巨头瓜分,价格战激烈。
我们即便做出来,成本和性能短期内恐怕也难以和国际大厂竞争。”
“赵工,你说得对。”
周明点头,“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
初期,我们不追求最顶尖的制程和性能,先从满足自身需求、特定领域应用开始,比如工控、军工、服务器特定模块。
用自家的电脑和服务器,先行试用、迭代优化。
启明庞大的硬件生态,就是你们最稳定的内部市场和试验田!
先活下去,再图越。”
他环视全场,看着每一位脸上带着思索和犹疑的专家,声音放缓,却更加有力:“各位,我知道前路艰难。
但我们聚集在这里,不正是为了做最难而正确的事吗?启明不是一时兴起,我的决心,会用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无条件的资源支持、以及最长远的耐心来证明。”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我不是要大家立刻拿出成果给我看。
我要的,是三年、五年、十年后,当我们再回看今天,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播下的种子,已经长成了撑起中国科技产业的参天大树!
这条路,启明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也请大家,与我同行!”
一番话,掷地有声,既坦诚了困难,也指明了方向,更给予了最大的信任和支持承诺。
会议室里原本那些细微的担忧和疑虑,渐渐被一种更加坚定的决心所取代。
几位提问的专家纷纷点头,眼神中的光芒愈闪亮。
倪鸿钧深吸一口气,代表众人表态:“周董,有您这番话,我们就吃了定心丸。
技术上的山,再高,我们一寸一寸啃!
只要大后方稳固,我们前线拼杀的,绝无二话!”
“对!
绝不辜负周董和启明的期望!”
众人纷纷应和,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周明看着眼前这群即将肩负起历史使命的精英,心中激荡。
他知道,真正的攻坚战,此刻才算是真正拉开了序幕。
会议结束后,周明单独留下了倪鸿钧和贾擎龙。
“鸿钧,”
周明看向倪鸿钧,“这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操作系统,是从零到一的突破。
你的任务最重,也最核心。
不要有顾虑,不要怕失败,需要什么,直接向我和雨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