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农药和农膜的专营单位,其他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上述商品。
按照这个文件的要求,如果外商在中国境内建设化肥厂,其产出的化肥同样需要交由农资部门进行统一调配。如果农资部门不接受,则这些化肥就只能出口,不能在国内销售。
这个规定对于外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坑,人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农资市场。如果在中国生产出来的农资还要再出口出去,人家图个啥?
那么,中国的农资公司会接受外资化肥厂生产的化肥吗?
这个问题同样不好回答。
从道理上说,中国缺少化肥,每年要花大量外汇进口。现在人家外国人直接在你这里建厂,你连运费都不用出就能够买到原汁原味的“进口化肥”,农资部门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但蒋荣才知道,农资部门是有可能不接受这些外资企业生产的化肥的,因为国家并不支持对于外资在国内建设化肥厂。这其中,除了照顾小化肥的“百万槽工”之外,更重要的是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考量,那就是:
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上。
国家可以开放汽车市场、电视机市场、服装市场,但农资却是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的,因为这是关系到12亿人的饭碗能不能端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