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外卖小哥奇遇保时捷女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行业峰会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有没有代表性,问问在场的骑手就知道了。”李默话音刚落,林溪已经点开了一段提前录好的视频。屏幕上出现一个穿着通达工服的年轻骑手,脸上带着疲惫的红血丝:“上个月我妈住院,我想请半天假,系统说‘无替代骑手,请假扣三天工资’。后来我送餐迟到十分钟,罚了一百五,那单才赚八块钱。”

    视频里的声音不大,却像惊雷般炸在大厅里。张启明的脸色从红转白,正要开口反驳,林溪已经站起身,走到李默身边,指尖在笔记本上轻点,调出新的 PPT页面——上面是蜂鸟最新研发的“动态平衡算法”示意图,蓝色线条代表配送路径,黄色节点标注着休息点。

    “张总说我们不懂效率,那我想介绍一下蜂鸟的新方案。”林溪的声音冷静而有力,目光扫过全场,“这套算法会根据骑手实时心率、天气状况自动调整配送节奏,比如连续工作四小时后,系统会强制弹出‘休息提醒’,附近的驿站会提供免费饮水和座椅。我们上个月测试数据显示,骑手配送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十二,投诉率却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

    她顿了顿,拿起话筒走到演讲台中央,手指指向屏幕上的公益模块:“我们还和本地医院合作,为骑手开通急诊绿色通道,设立‘子女助学基金’。物流的核心是‘人’,不是冰冷的时效数据——只有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平台才能真正走得远。”

    话音落下的瞬间,台下突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小平台的负责人率先站起来鼓掌,连几位原本沉默的媒体记者都举起了相机。张启明僵在原地,脸色难看到了极点,最后狠狠摔下话筒,转身离开了会场。

    峰会中场休息时,李默和林溪被围得水泄不通。“李总,我们平台想引进你们的算法!”“林经理,能不能聊聊骑手权益保障的合作细节?”江南市的“闪送达”负责人递来名片,激动得声音都在抖:“之前我们被通达压得喘不过气,你们今天真是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林溪有条不紊地回应着,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合作意向,阳光透过玻璃幕墙落在她身上,发梢的银发卡闪着微光。李默靠在墙边,看着她从容的模样,想起两年前两人在地下室创业的日子——那时他们吃了三个月的泡面,为了谈第一笔商户合作,在暴雨里等了商户老板两个小时。

    傍晚的余晖为会展中心镀上一层暖金色。送走最后一位合作者,林溪走到李默身边,递给他一瓶冰镇矿泉水:“渴坏了吧?刚才你站起来的时候,我手心都出汗了。”

    李默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一上午的燥热。他看着林溪额角的薄汗,伸手替她拂去,指尖不经意碰到她别着的发卡:“这发卡今天立大功了,像个幸运符。”

    林溪笑了,指尖划过发卡:“是骑手们的福气。”她抬头看向远处的天际线,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刚才有三家平台说要加入我们的‘骑手权益联盟’,以后咱们不是孤军奋战了。”

    “我们又赢了。”李默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目光里藏着欣慰。

    林溪摇摇头,眼神变得坚定:“这只是开始。”她从包里掏出手机,点开新收到的消息——是骑手老王发来的,附带一张他女儿拿着奖状的照片,配文“谢谢李总林经理,现在我每月能陪女儿开家长会了”。“你看,我们做的不只是生意,是真的能改变些什么。”

    李默凑过去看照片,小女孩笑得眉眼弯弯,奖状上的“三好学生”四个字格外醒目。他想起张启明离场时的狼狈,想起峰会上那些热烈的掌声,突然明白:物流行业从来不是资本的游戏场,而是无数普通人讨生活的战场。他们的赢,从来不是打败了哪个巨头,而是守住了“人”的根本。

    晚风从会展中心的门缝里钻进来,带着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