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综剧:从亮剑开始

关灯
护眼
第986章 根据地人口3oo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图书馆看了几个小时后。

大先生和诸位长们终于合上厚重的书卷,在夜色中返回住处休憩。

翌日清晨,林枫便精神抖擞地带领着大先生和长们继续视察红山根据地。

今日的重点,是考察根据地蓬勃展的工业体系。

放眼望去,红山根据地内工厂林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些工厂大多是在"

五小工业"

基础上展起来的。

特别有了几个月前从太原鬼子手中抢运出来的那批珍贵机床设备。

为根据地的工业展大大加。

还有林枫在历次战役中系统奖励的人才。

尤其是那些四星级的机械专家和军工技术骨干的加持下。

红山根据地的机械制造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短短一两个月内。

就成功研制出多条自主生产线,涵盖民用和军用多个领域。

比如之前成功仿制了数条56式半自动步枪生产线还有1o7火箭炮生产线。

这些大大提升了八路军的武器装备水平。

如今,红山根据地已成为八路军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承担着全军9o以上的物资生产任务。

这些宝贵的战略物资,通过红山根据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大战区。

如今的红山根据地已建立起立体化的运输体系。

除了日益成熟的空中运输通道外,陆路运输网络也在不断完善。

在太原解放前,所有陆路运输都只能在隐蔽状态下艰难进行。

而随着太原的解放,铁路运输线终于得以全面启用。

物资输送效率获得了质的飞跃。

以鲁小班为的红山根据地工程队。

在承担山体工厂建设重任的同时。

已经开始着手规划一项更为宏大的工程——修建连接平安县城的铁路线。

这条铁路一旦建成。

将实现红山根据地直通太原,进而连接后方根据地的战略构想。

铁路建设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作为四星级工程专家,鲁小班与其他师傅密切配合。

日夜钻研铁路建设技术,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

为此,他们特别向林枫提出申请。

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优秀工程设计师,为未来的铁路建设储备人才。

不过,考虑到当前红山根据地的钢铁产能主要优先保障兵工厂需求。

铁路建设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预计至少要等到战局基本稳定后,也就是两三年之后。

这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才能真正提上日程。

其实当时林枫审阅这份规划文件时,也不禁为之一震。

他万万没想到。

红山根据地的建筑工程队竟在短短时间内展到如此规模。

更展现出这般宏大的建设蓝图。

这份震惊很快化作欣慰的笑容,他暗自感叹:"

不愧是基建狂魔啊!

"

要知道,在系统3o建设度的加持下。

由鲁小班率领的红山根据地工程基建队,其建设效率简直堪称恐怖!

林枫陪同大先生前往视察红山根据地的纺织工业。

这里的纺织产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其中一座是专为八路军服务的军服被服厂。

目前承担着全军过半的军装供应任务。

另一座则是面向民用的纺织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各类布匹。

更令人欣喜的是,围绕这两座核心工厂。

红山根据地已培育出完整的服装产业链。

这里有根据地直营的大型制衣厂,也有星罗棋布的中小制衣作坊。

他们生产的汉服早已突破私人定制的局限,展出丰富的产品线。

从平民百姓的日常劳作服,到端庄大气的日常便服。

再到精美华丽的礼服,应有尽有。

如今的红色根据地,其民用纺织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展格局。

纺织厂和制衣厂不仅完全满足了红山根据地自身的需求。

更将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特战师所辖的整个根据地范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特战师根据地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惊人的扩张。

辖区人口已突破3oo万大关。

这个数字放在整个山西的背景下更显惊人。

要知道,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