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关灯
护眼
295大乾秋实:粟穗堆里的暖与果架上的甜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秋分这天的风是带着粟米香来的。长乐宫院角的桂花树开得正盛,细碎的金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踩上去软乎乎的,还沾着清甜的香。凤染霜晨起推开窗时,就见风澈蹲在石磨旁,手里捧着把金黄的粟米,正对着阳光看——粟粒饱满得像小珠子,泛着温润的光,是昨天张老伯送来的“秋沉粟”,说这品种的粟米熬粥最糯,做糕最香。

    “娘!你看这粟米!张爷爷说今天粟田就能开镰了,我们去帮忙收粟好不好?”风澈举着粟米跑过来,小脸上沾了点桂花瓣,像落了片小金箔。源溪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编好的小竹筐:“染霜姨,这竹筐可以装粟穗,不会把粟粒碰掉。”火小炎从厨房探出头,手里端着个陶碗,里面是刚煮好的粟米羹,热气裹着桂花香:“染霜姨,快尝尝!我加了共味维度的蜜渍桂花,甜糯得很,喝了有力气收粟!”

    凤染霜接过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暖意顺着指尖漫到心里。刚喝了两口,就见春桃挎着个竹篮匆匆进来,篮里放着几串红彤彤的山楂,还有两个黄澄澄的苹果:“娘娘,李婶派人来说,村里的粟田全熟了,就是今年果子结得太多,山楂、苹果堆在屋里快坏了,想问问您有没有法子保存。”

    “果子要坏了?”风澈立刻放下手里的粟米,拉起源溪的手就往门外跑,“我们去帮李婶!上次做果干的法子,我还记得呢!”火小炎赶紧跟上,把陶碗递给春桃:“我能用火焰烘干果子,保证坏不了!”

    慕容冷这时从紫宸殿过来,手里拿着卷“秋储策”,见他们要出门,便把策论卷起来塞进袖袋,顺手拿起墙上的草帽给凤染霜戴上:“户部刚拟了秋收后的储存章程,正好去村里看看实际情况,把好的法子推广到各地。”他又摸了摸风澈的头,“收粟时别跑太快,田里的土松,小心摔着。”

    一行人踏着晨光往京郊走,越靠近村子,粟米香就越浓。金黄的粟田一眼望不到边,粟穗沉甸甸的,压得粟秆弯了腰,风一吹,粟粒互相碰撞,发出“沙沙”的响,像在唱丰收的歌。百姓们已经在田里忙活起来,有的弯腰割粟穗,有的把粟穗捆成束,有的用牛车把粟穗运到打粟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汗珠,却笑得比秋日的阳光还灿烂。

    张老伯看见他们来,立刻放下镰刀迎上来,手里还拿着把磨得锃亮的小镰刀:“小殿下,这把镰刀给你,刃口磨得快,割粟穗不费劲。皇后娘娘,陛下,今年的粟米长得好,穗子沉,粒儿满,估计能比去年多收三成!”

    风澈接过镰刀,学着张老伯的样子握住刀柄,对准粟穗根部轻轻一割,“唰”地一下就割下一束,粟粒却还是掉了几颗。他有些着急,张老伯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别急,割的时候离穗子近点,手腕用点劲,这样粟粒就不掉了。”风澈跟着学,又割了几束,果然熟练多了,小胳膊甩得有模有样,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也顾不上擦。

    凤染霜走到田埂边,蹲下身摸了摸粟穗,指尖沾了点粟米的粉,放在鼻尖闻了闻,满是醇厚的香。她转头对慕容冷说:“今年的粟米确实好,就是打粟场的粮仓有点小,这么多粟米怕是装不下,而且秋雨快到了,要是淋雨受潮就可惜了。”

    慕容冷展开“秋储策”,指着上面的图样:“户部计划在各村建‘干储仓’,用石灰铺底防潮,屋顶加一层防雨的芦苇席。就是建材要从镇上运,得几天时间。”

    正说着,就见李婶挎着个竹篮跑过来,篮里的山楂已经有点发软,苹果的表皮也皱了些:“娘娘,您看这果子,再放两天就坏了。村里的孩子都爱吃,可也吃不完这么多,扔了太可惜了。”

    源溪凑过去,拿起一颗山楂看了看:“李婶,我们可以把果子做成果干!上次露西娅奶奶教过我,把果子切片,晒几天就能存很久,还能泡水喝。”火小炎立刻点头:“我能用温和的火焰烘干,比晒太阳快,还不怕下雨!”

 &nb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