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还能招待客人。张老伯跟着学,把自家最好的粟米留了些,准备酿一坛,等过年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喝。
花汐也没闲着,她跟着工匠们改进陶瓮,在陶瓮盖子上加了个小透气孔,既能防潮,又能让粟米呼吸,不会闷坏。她还在村里办了个“秋储小课堂”,教妇女们怎么分辨粟米有没有受潮,怎么保存果干,村里的妇女们都爱来听,说跟着贵妃娘娘能学到真本事。
风澈的手上磨出了水泡,慕容冷想让他休息一天,他却摇着头说:“爹爹,百姓们都在忙,我也能帮忙!这点水泡不算什么,敷上愈伤草明天就好了。”凤染霜心疼他,每天晚上都用温水给她泡手,再敷上共植维度的愈伤草,水泡果然很快就消了。
粟米收完的那天,村里举办了“丰收宴”。打麦场的石桌上摆满了用粟米和果子做的吃食:张老伯做的粟米发糕,松软香甜,还撒了层桂花;李婶做的果脯拼盘,山楂干、苹果干、葡萄干摆得满满当当,好看又好吃;守苗老爷爷酿的粟米甜酒,度数不高,带着淡淡的粟香;花汐让厨房做的栗子炖鸡,里面加了粟米,鲜得很;凤染霜则教大家做了粟米羹,加了蜜渍桂花,甜糯可口。
大家围坐在石桌旁,举杯畅饮。风澈端着碗粟米甜酒,走到张老伯身边:“张爷爷,今年的粟米真好吃,明年我还要跟您一起种!”张老伯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啊!明年爷爷教你选种,保证种出更好的粟米!”
花汐端着酒杯,走到凤染霜身边,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轻声说:“皇后娘娘,以前我总觉得宫里的日子才是最好的,现在才知道,和百姓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才是最幸福的。以后,我想一直和大家一起,为大乾的百姓做事。”
凤染霜笑着点头,和花汐碰了碰酒杯:“我们一起。大乾的丰收,不是靠哪一个人,是靠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靠百姓的勤劳,靠大家的团结。”
慕容冷站起身,举起酒杯,对着众人说:“今年的秋收很顺利,多亏了大家的努力。户部会尽快把干储草、陶瓮和晒架推广到全国,让各地的百姓都能好好储存收成。等明年春天,我们再种更多的庄稼,让大乾的百姓年年都能丰收,年年都能吃饱穿暖!”
百姓们都欢呼起来,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金色的粟米堆在打粟场,彩色的果干挂在晒架上,远处的粮仓里装满了粮食,满是丰收的温暖。
风澈靠在凤染霜怀里,手里拿着块粟米发糕,慢慢嚼着。他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秋天的大乾,比春天的桃花还好看,比夏天的麦浪还让人踏实。他小声对凤染霜说:“娘,我喜欢秋天,喜欢和大家一起收粟米、晒果干、吃丰收宴。以后每年秋天,我们都来这里好不好?”
凤染霜轻轻点头,摸了摸风澈的头:“好,每年秋天我们都来。等你长大了,我们就把守护大乾的责任交给你,让你带着百姓,种出更多的庄稼,收获更多的粮食,让大乾的每一个秋天,都这么温暖,这么热闹。”
夜幕降临时,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百姓们提着装满粟米发糕和果干的竹篮,走在田埂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洒在金黄的粟米堆上,洒在挂满果干的晒架上,满是安宁和幸福。
凤染霜和慕容冷牵着风澈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风里带着粟米的香和果干的甜,远处传来村民的歌声,混着石碾转动的“吱呀”声,像一首温柔的秋夜曲。
“你看,”慕容冷指着远处的粮仓,“那里面装满了粟米,足够百姓们过冬了。等明年春天,我们再修更多的水渠,种更多的庄稼,大乾会越来越好。”
凤染霜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是啊,只要我们和百姓心在一起,守住这份丰收的喜悦,守住这份团结的温暖,大乾的每一个季节,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