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翠绿的桑叶、软糯的大米、鲜嫩的蚕蛹,煮在一起,香气飘满了整个市集。百姓们和商人们围坐在摊位旁,喝着桑蚕粥,吃着桑蚕丝糕,聊着天,笑声不断。
慕容冷端着一碗桑蚕粥,走到凤染霜身边:“你看,大家多开心。等这次市集结束,我们就把缫丝、织布、染色的技术整理成册,送到各地的官府,让他们推广给更多的百姓,让更多人能靠桑蚕过上好日子。”
凤染霜点点头,看着不远处的风澈和源溪——风澈正帮着花汐给绣品定价,源溪则在给乔瓦尼当小向导,指着摊位上的物件,讲解它们的来历。“我们的孩子也长大了,”凤染霜轻声说,“风澈学会了责任,源溪懂得了分享,这比什么都重要。”
下午,市集上举办了一场蚕丝绣品比赛。绣娘们纷纷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有绣着桑蚕吐丝的手帕,有绣着桑园风光的屏风,还有绣着龙凤图案的锦缎。评委们由陈老伯、花汐和几位外地商人组成,他们仔细端详着每一件作品,时不时低声讨论。
最终,李大嫂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她绣了一幅“桑蚕丰收图”,画面上,百姓们采桑、喂蚕、缫丝、织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蚕丝用了五种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栩栩如生。花汐亲自给李大嫂颁发了奖品——一台改良的织布机和一套染丝草。
“谢谢花汐姑娘!谢谢陛下和皇后娘娘!”李大嫂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以后一定要绣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咱们大乾的桑蚕事业出一份力!”
市集快结束的时候,百姓们和商人们都收获满满。外地商人订了大量的蚕丝、绣品和桑苗,百姓们赚了不少银子,手里拎着买的吃食和物件,脸上满是笑容。乔瓦尼把今天拍的照片整理好,贴在忆融屏上,共忆维度的伙伴们纷纷点赞,说下次要亲自来大乾参加桑蚕市集。
夕阳西下时,市集渐渐散去。玄甲卫们开始收拾摊位,百姓们提着剩下的物件,陆续回家。凤染霜和慕容冷带着风澈、源溪,走到市集的中心,看着满地的灯笼和残留的香气,心里满是欣慰。
“娘,今天的市集真热闹!”风澈拉着凤染霜的手,兴奋地说,“我帮花汐姨卖了好多绣品,还得了一个小奖品呢!”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蚕丝荷包,上面绣着个可爱的蚕宝宝,“这是花汐姨送我的,说我是她的小帮手。”
源溪也拿出自己的收获——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商人们的联系方式和各地对蚕丝制品的需求:“染霜姨,我把外地商人的信息都记下来了,以后我们可以和他们长期合作,把大乾的蚕丝制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慕容冷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笑着说:“你们都是好样的。今天的市集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们还要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大乾的桑蚕事业越来越兴旺,让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富裕。”
回到长乐宫时,天已经黑了。廊下的桑蚕灯笼都亮了起来,花汐绣的“桑蚕丰收图”灯面挂在最显眼的地方,灯光透过丝面,映出上面热闹的场景,格外生动。春桃端来刚做好的桑椹糕和桑蚕粥,笑着说:“娘娘,陛下,小殿下,源溪姑娘,快尝尝,这是御膳房用今天市集上的食材做的,还是热的呢。”
大家围坐在廊下的石桌旁,吃着香甜的桑椹糕,喝着鲜美的桑蚕粥,聊着今天市集上的趣事。风澈说他看到一个商人用十两银子买了一个蚕丝香囊,源溪说她教一个外地来的小姑娘辨认了染丝草,花汐说她收到了很多绣娘们的请教,打算开个绣技培训班。
守苗爷爷和陈老伯也来了,手里拿着一瓶刚酿好的桑椹酒和一轴彩色的蚕丝:“陛下,皇后娘娘,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这桑椹酒是用今天市集上卖剩下的桑椹酿的,这轴蚕丝是我们用五种染丝草染的,送给您做件新衣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