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五章 :京畿重地,帝国心脏!(为爱看喜欢看一直看大佬加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车子驶离站前广场的喧嚣,汇入长安街的车流。

    九十年代中的京城,车辆远未达到后来的恐怖密度,道路显得宽阔而通畅。

    考斯特平稳地行驶着,车窗如同移动的画框。

    路两旁,是截然不同的风景。

    一边,是崭新的玻璃幕墙高楼拔地而起,在夕阳余晖下反射着刺眼的光,楼顶巨大的霓虹灯牌尚未点亮,“赛特”、“贵友”等字样已显出气派。

    另一边,则是连绵不绝的灰墙灰瓦胡同平房区,低矮的门楼,斑驳的墙面,门口坐着摇蒲扇的老头老太太,蜂窝煤炉子冒着青烟。

    偶尔能看到高大的朱红院门紧闭,门楣上残留着模糊的标语,门口有持枪士兵站岗,透着一股不言自威的肃穆。

    那是深藏不露的机关大院。

    自行车流是街道的主角,铃声响成一片,穿着各色工装、的确良衬衫的人们奋力蹬着车,脸上带着一种为生活奔忙的劲头。

    公交车拖着两节车厢,像笨重的甲虫,里面塞满了人,车窗上贴着各种商品的广告。

    路边的音像店门口,大喇叭震天响地放着流行音乐。

    时髦的年轻人三三两两聚着,穿着夸张的破洞牛仔,眼神睥睨。

    “嚯,看那儿!”赵岳指着窗外一栋造型奇特的建筑,“新起的,叫‘方庄小区’,听说全是高楼,带电梯的,了不得!”

    语气里带着点京城人见多识广的优越感。

    “前头,看见没?那一片红墙黄瓦,故宫角楼!

    再往西就是......”

    他如数家珍,给齐云这个“外省人”指点着京城江山。

    车子并未驶向那些繁华所在,而是拐了几个弯,渐渐驶入一片更显安静的街区。

    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杨树,树叶在暮色中沙沙作响。

    最终,考斯特稳稳地停在一处大院门口。

    院墙很高,刷着灰浆,顶端拉着铁丝网。

    两扇厚重的墨绿色大铁门紧闭,旁边开着一扇仅容车辆通行的小门。

    门柱旁是水泥砌成的岗亭,一名持枪士兵站得笔直,帽檐下的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来车。

    没有单位牌子。

    李建国下车,向岗亭出示证件,低声说了几句。

    士兵立正敬礼,小门无声滑开。

    考斯特缓缓驶入,前后护卫的桑塔纳也紧随其后。

    铁门在车后沉重地合拢,发出一声闷响,将外面那个喧嚣、蓬勃又充满烟火气的1995年京城,暂时隔绝在外。

    院内是另一番景象。

    道路宽阔整洁,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枝叶繁茂,在路灯初亮的光线下投下浓重的阴影。

    一栋栋苏式风格的红砖楼房掩映在树影后,方方正正,带着旧时代的厚重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