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是真的,天天学习学到半夜,感觉不抓紧时间学习都对不起这个机会啊!”
宋潜看着满桌热气腾腾的菜肴——油亮的烤鸭、翠绿的时蔬、咕嘟冒泡的暖锅,还有每个人脸上真切的关切,心里那点旅途的劳顿瞬间烟消云散。
“老板,您才是最辛苦的啊,陪着大家去了这么久。”
“这次给老板放几天假啊,工作室有大家在就好了。”
工作室这两个月剩下的人除了维护《猪了个猪》和《抓肥鸭》之外也自主做了几个小游戏,不过都不温不火。
“是啊,老板在国外不仅得给我们安排各种事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
“老板特别关心我们,还经常一有空就带我们去放松改善伙食!”
阿哲和小林小宇对于宋潜对他们的关心都是看在眼里的,在他们看来老板远远比他们还要累。
他们只需要心无旁骛地学习,而老板要考虑的事有很多。
宋潜举起茶杯,声音带着笑意,
“谢谢大家,这两个月辛苦你们了。”
“说什么呢!”
李姐笑着打断他,给四人碗里各舀了一勺浓汤,
“你们在外面挑灯夜战的时候,我们可都记着呢。快吃菜,补补!”
觥筹交错间,有人说起他们不在时工作室接的新项目,有人问起樱花国的景色和美食。
阿哲眉飞色舞地比划着第一次独立完成模型时的激动,小宇则悄悄和小米分享着给大家带的伴手礼。
窗外寒风凛冽,包厢内却暖意沸腾,红木桌上的火锅咕嘟作响,将所有人的笑声和谈话语气都熬煮得格外绵长。
酒过三巡,宋潜望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笑脸,忽然觉得,这跨越山海的归来,最珍贵的从来不是异国的风景,而是无论走多远,总有这样一群人,在原地为你留一盏灯、备一桌菜,等你回家。
工作室的大家早就是一家人了。
宋潜吃了晚饭之后还有一场赴约,是郑烨和郑书怡叫他一起去吃饭。
他原以为郑书怡吃饭会选在那种旋转门金光闪闪的豪华酒店,吃的是进口牛排,提前半小时就在脑中彩排了侍者躬身引路的场景。
出租车停在老巷口时,他盯着褪色的木质招牌“家常小馆”四个字愣了三秒,灰墙爬着几茎绿萝,玻璃门上贴着泛黄的“今日供应:梅干菜扣肉”。
推开门的瞬间,菜香混着煤炉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店里统共六张方桌,墙皮剥落在窗框周围积了圈浅灰,穿蓝布围裙的老板正蹲在灶台前翻炒,铁锅滋啦作响惊飞了檐下麻雀。
“郑总订的靠窗位吧?”
宋潜心里暗暗嘀咕,寻思着自己不会来错地方了吧。
老板直起身,油星子溅在他肩头也不在意,笑起来眼角堆着细密的褶子,
“你是宋老板吧?郑总刚还念叨您呢,快坐,茶给您晾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