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基因暗码:血色螺旋

关灯
护眼
第20章 灰烬入海与法典长明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洪学友的手指因用力而白。

他放下笔记本,拿起下面那个朴素的硬皮文件袋。

袋子没有封口。

他抽出了里面的东西。

不是文件。

是厚厚一叠手稿。

纸张已经有些黄,但上面的字迹清秀而有力,是雅萍的笔迹!

标题赫然写着:《论后灾难时代全球法理秩序重构框架-基于“凤凰”

危机伦理与技术反制的初步研究》。

洪学友的心脏如同被重锤击中!

他猛地翻动稿纸。

这不是最终的“灰烬”

协议冰冷条文!

这是雅萍在事件生前、甚至可能是很早之前,基于她作为法律与科技伦理学者的专业素养,独立进行的学术研究手稿!

稿纸边缘,密密麻麻写满了她的思考、推演、质疑和修订。

其中一页,被红笔重重圈出,旁边是她力透纸背的批注:

“核心悖论:以绝对力量(如‘凤凰’模式或拟似‘级法典’)终结混乱,是否必然催生新的、更隐蔽的专制?重建的基石,应是限制权力本身的力量(如穿透性监管框架),而非创造新的神只!

警惕工具反噬!

秩序的光,应生于对无序废墟的理性共识,而非恐惧或强权!”

手稿的最后一页,没有写完。

只有一行字,墨迹似乎比其他地方更深,仿佛书写时带着某种强烈的预感或决绝:

“…若基石需以血与灰烬浇铸,愿其光,终能照亮后来者自行前行的路,而非成为永恒的碑…”

洪学友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稿纸簌簌作响。

原来如此!

原来“灰烬”

协议中那冰冷而坚实的秩序框架,并非凭空诞生!

它脱胎于女儿雅萍早已开始的、深邃而充满警醒的学术思考!

她早已预见了他焚毁协议时内心的恐惧!

她留下的,从来不是支配世界的权杖,而是一份充满警示与指引的蓝图!

一份需要后来者用智慧、勇气和永不松懈的警惕去实践、去完善的…!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百叶窗的缝隙,望向窗外。

清源大桥巨大的身影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车流不息。

海州市在晨光中苏醒,充满了平凡的喧嚣与生机。

办公室的门,再次被轻轻敲响。

是陈默,他手里拿着另一份需要签字的常规文件,脸上带着新一天工作的认真。

洪学友深吸一口气,将雅萍那份染着思想光芒的手稿,轻轻放回硬皮文件袋,连同郑国强那本染血的工程日志一起,重新放回抽屉最深处。

他合上抽屉,转动钥匙上锁。

然后,他拿起笔,看向陈默递过来的文件,声音恢复了日常的沉稳,却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源自灰烬深处的重量:

“放这儿吧。

另外,通知国际司法协调处,关于‘企业实体穿透性监管框架’实施细则的第三次多边磋商会议,我方提议提前到下周。

那份基于‘凤凰’技术路径逆向推导的‘高危技术熔断清单’草案,让他们务必在会前反馈意见。”

“是!

检察长!”

陈默精神一振,迅记录。

洪学友低下头,开始批阅文件。

阳光落在他花白的鬓角,落在他握着笔的、骨节分明的手上。

那双手,曾握过枪,签过引渡令,捧过至亲冰冷的骨灰,也曾焚毁过足以重构世界的权柄。

此刻,它们稳定地握着笔,在寻常的司法文件上,落下一个个代表着秩序与责任的签名。

窗外,清源大桥车流如织,阳光普照。

灰烬已沉入深海。

而法典的光,无声地流淌在每一道需要它照亮的新路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