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纪元年的晨光,洒在天衍城的浮空塔林上。
灵气输送管像一条条发光的河流,在塔林间穿梭,灵能飞梭掠过,留下淡淡的灵光轨迹。
城中的凡人,抬手就能引动天地灵息,用符纹手环调出修行功法;孩子们在符阵操场上,跟着老师练习“心念感应术”,指尖的灵光忽明忽暗,像星星落在了人间。
谁也记不清,百年前那场终结的大战,具体是怎样的惨烈。
只知道,如今的大夏,是一个没有修真门阀、没有神权压迫的世界——灵气属于每一个人,修行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源自一个被传颂成神话的名字:李辰安。
可此刻的李辰安,早已不在这尘世的喧嚣里。
……
终南山的云海,常年笼罩着山巅。
山上,野花岁岁开放,山间的溪水潺潺流淌,灵气在这里汇聚成雨,又散成风,日夜不息。
竹林深处,李辰安坐在一块青石上,素衣沾着竹叶的露珠。
他周身没有丝毫光华,却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安然——似乎他不是一个修士,而是山间的一块石、一株竹、一捧土,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
百年光阴,对凡人来说是一生的长度,对他而言,却像一场醒得很慢的梦。
梦里有血皇的嘶吼,有龙脉的震颤,有战友的牺牲,可醒来时,只有竹林的风,和身边那个始终陪着他的人。
师尊苏清寒坐在溪畔的石头上,指尖拨动琴弦。她的容颜比百年前更清淡,长发用一根木簪挽着,风吹过,发丝与琴弦轻轻缠绕。琴声没有激昂的调子,只有淡淡的平和,像溪水淌过青石,像月光洒在竹林。
“百年了,外界再也没人提‘修真门阀’了。”苏清寒停下琴,声音轻得像风,“他们把现在叫‘灵纪’,说现在的人,不再向外求神,而是向内修魂。”
李辰安睁开眼,目光落在溪水中的月影上:“这样很好。神如果在人心之外,人永远会害怕;可神如果在自己心里,就再也没有人能奴役他们了。”
风掠过竹林,带起一阵灵息。李辰安抬手,指尖轻轻一点,一缕灵气落入溪水,水面泛起涟漪,月影碎成一片片,又很快重聚。
“你听,”他轻声说,“现在的天地之息,和人的气息,已经连在一起了。”
苏清寒侧耳倾听,果然听到山风中,隐隐有无数细微的声音——那是凡人修行时的吐纳,是灵能飞梭划过空气的轻响,是孩子们练习感应术时的笑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了灵纪元年最动听的旋律。
……
玉溪仙境的时光,比外界慢得多——这里的一年,外界已是十年。可即使这样,李辰安也知道,外界这百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机宗早就改名为“灵能科学院”,那些曾经研究阵法的长老,如今正带着弟子们,研究灵脑系统。他们把灵识晶体植入设备,让人的意识能投射进灵网,在虚拟空间里练习阵法、模拟修行——修士们把这叫“灵域副身”,既能提升修为,又能磨炼意志。
镇妖盟也变成了“大夏理事议会”,下设十二部:灵纪事务署管全球的灵气循环,天衍外交团调和外域的灵脉矛盾,秩序裁决司盯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