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师兄!”
清脆的声音打破了竹林的宁静。萝丝提着一壶酒,快步走来,金色马尾甩动,她的脸上,还带着年轻时的活泼,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如今的她,已是灵能科学院的院长,掌管着整个大夏的灵脑研究。
“你怎么来了?”李辰安笑着起身,接过她手里的酒壶。
“还不是想你了呗。”萝丝坐在青石上,给自己倒了杯酒,“外界现在都把你当神话讲呢!课本里写你是‘龙帝’,说你大战后化身为龙气,守着大夏的龙脉,连小孩子都知道,‘遇到危险,就喊龙帝’。”
李辰安喝了口酒,摇了摇头:“我哪有那么厉害。要是天下人自己能守住太平,我早就该被忘了。”
萝丝放下酒杯,看着李辰安,眼神里有话想说,却又没开口。她从怀里掏出一支白玉笛,放在嘴边,轻轻吹了起来。笛声婉转,带着一丝怀念,像是在说百年前,他们在终南山一起修行的日子。
苏清寒从竹林里走出来,笑着摇头:“萝丝,你还是老样子,总喜欢勾他的尘念。”
“师尊,我就是想让师兄知道,外界还有人记着他嘛。”萝丝吐了吐舌头,收起玉笛,“而且,我也怕……怕再过几年,连我都忘了,师兄当年是什么样子了。”
苏清寒走到李辰安身边,目光温柔:“你师兄心里的宁静,不是靠别人记着,也不是靠琴笛,而是靠万灵的心。只要天下人还能安安稳稳地修行、生活,他就不会乱。”
李辰安闭上眼睛,深深吸了口气。竹林里的灵气,突然像潮汐一样,围着他转了起来。溪水里的月影,碎成了无数片,每一片里,都映出一幅画面——百年前的战场,断壁残垣;血皇的化影,撕裂天空;修士们浴血奋战,灵气染红了大地……
可很快,这些画面就散了,月影重聚,溪水恢复平静。李辰安睁开眼,眼底没有了怀念,只有平和:“都过去了。现在这样,就很好。”
萝丝看着他,心里的担忧少了几分。她知道,不管外界发生什么,只要师兄还在,大夏就不会乱。
……
很多人都以为,李辰安这百年,一直在玉溪仙境闭关,不管外界的事。可只有苏清寒知道,他从来没有真正“隐世”。
他的灵识,早就化作无数缕,融入了灵网。他在灵网的最深处,留下了一个“天心节点”——只要灵能系统出现大规模的震荡,这个节点就会自动释放功德波,把震荡平息下去。
去年,南疆的灵脉突然乱了,灵气倒灌,无数人的识海被冲击,功德值体系差点崩溃。就在所有人都慌了的时候,灵网里突然传来一股温和的功德波,像一只手,轻轻把乱掉的灵气捋顺了——那就是天心节点在起作用。
大夏理事议会的人,不止一次想找到李辰安,请他出山主持大局。可不管他们怎么找,都找不到李辰安。
李辰安不想见他们,他们就永远做不到他。
久而久之,外界就有了一句话:“天心若乱,龙帝自醒;若世道安宁,他即为风中一叶。”
夜里,苏清寒轻声说:“你已经超脱了,不用再把这些事扛在自己身上。大夏有那么多修士,他们能守住的。”
李辰安喝着粥,摇了摇头:“我不是在救世,只是在守心。当年我答应过那些牺牲的功臣,要给大夏一个太平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还没稳,我要是不守着,那我当年的坚持,还有什么意义?”
“那你心里的‘道’,现在是什么?”苏清寒坐在他对面,轻声问。
李辰安放下碗,目光望向窗外的月色:“百年前,我用剑证道,杀血皇、破旧神,为的是让大夏活下去;现在,我用静证生,守着这片天地,为的是让大夏能好好活下去。”
苏清寒看着他,没有再说话。她知道,李辰安的道,从来都不是自己的道,而是大夏所有人的道。只要还有人需要他,他就不会真正停下。
……
灵纪元年的第六十年,外界传来消息——天衍城上空的“灵网之环”,夜里会出现奇怪的闪烁。每次闪烁,都会有不明的信号,传入灵网。
灵能科学院的修士,研究了很久,也没弄明白这信号是什么——只知道,这信号的频率,和百年前那道天外意识的频率,一模一样。
消息传到玉溪仙境时,李辰安正在溪畔看月影。他抬起头,望向星空,眼底的平静被打破,闪过一丝凝重。
“来了。”他轻声说。
苏清寒走到他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星空:“是……天外的那些存在?”
“嗯。”李辰安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