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参政皇后

关灯
护眼
第1o章 宫中召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几人各怀心思的用完晚膳,宣平侯擦了擦嘴,“攸宁,为父有些话要问你。”

沈攸宁点头,起身跟着他。

踏进宣平侯的书房,沈攸宁一眼就看见了书架顶上放着的一个楠木盒,那是母亲的东西。

宣平侯见她一直盯着那个楠木盒,挪动了椅子踩上去取了下来。

盒子不大,却也算不得小,约莫女子半臂宽。

“难为你还记得这个楠木盒。”

“我当然记得,这是母亲的东西。”

宣平侯叹了口气,“萧氏如今是侯府的主母,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也应当唤她一声母亲。”

“母亲?”

沈攸宁讽刺地看着他,“我此生只有一个母亲,她是金月公主之女,曾是桓国公府的掌上明珠。”

“你……!”

宣平侯没想到沈攸宁会是这样的性子,沈玉辰和沈玉然兄妹从来不敢对他这样不敬。

他眸光如炬,语气严厉,“这些年,你外祖母便是这样教养你的吗?”

“我的话,有何错?”

沈攸宁看着他,“父亲这些年因着此事,也没少被言官针对弹劾,不是吗?”

听她提起来朝堂之事,他压着声音低喝,“后宫都不得干政,你一个后宅女子岂可妄议朝政?”

“父亲不必如此紧张,不过提了一句言官罢了,算不得妄议朝政。”

“你外祖母叫你回京,究竟有何打算!

?”

“不是父亲常写信给祖母,说是思念女儿吗?”

沈攸宁闻言,微微歪了歪头,面上带着疑惑之色,她顿了顿,“祖母不喜欢我叫她外祖母,父亲往后也要注意才是。”

听她提到金月大长公主,宣平侯沉默了下来。

“往后是回江南,还是留在京都?”

“留在京都。”

沈攸宁想了想,“女儿虽到及笄之年,但婚嫁一事由祖母做主,父亲若有人选,可与祖母商榷。”

宣平侯抬头看着自己这个女儿,想从她的眼神中看出什么,却毫无所获。

“京都与江南不同,你往后行事要多加思量,你的所作所为都会牵扯到家族。”

“女儿明白。”

沈攸宁敛眸道,“另外,女儿想搬回母亲的院子去住,已经请夫人安排人手修缮。”

宣平侯一怔,那个院子他下令不许任何人靠近,这么多年过去应该早就荒废了。

“你想住便去住吧。”

宣平侯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楠木盒交给她,“这里面都是你母亲的东西,你回来了,自然交给你自己掌管。”

“是。”

沈攸宁接过楠木盒,眼神柔软了一些,“若是无事,女儿便先下去了。”

宣平侯点点头,他知晓自己无法说教这个女儿,也就不再多费口舌。

看着沈攸宁离去的背影,宣平侯陷入沉思。

当年,即使司华玉脱离了桓国公府下嫁沈家,他依然在朝堂上颇受照顾,借势稳住了他在朝堂的位置。

司华玉死后,沈攸宁便被金月大长公主接去了江南,他在朝堂上也逐渐没了话语权,尤其在他扶正萧氏之后,时常受到言官们口诛笔伐。

他很清楚,一方面是他行事有误,另一方面则是他失去了桓国公府的庇护。

这些年他一直不间断地给江南传信,希望金月大长公主能将沈攸宁送回侯府,尤其是沈攸宁已经到了及笄之年,他就更为迫切的希望她能回来。

可是江南一直不曾回信,直到前些日子,他才收到了江南的信件,上书沈攸宁会在永宁侯老夫人的寿辰前夕回京。

他原本十分开心沈攸宁能回到侯府,但方才一探,便知这个女儿显然不似玉然那样简单纯善,是个不会被他拿捏的……

离开宣平侯的书房,沈攸宁回到了南院,她坐在窗下看着身前的楠木盒入了神,手中捏着一串白玉念珠,不紧不慢的捻动着。

落玉为她铺好了床,提醒道,“姑娘,我们随身带回来的物件都已经安置妥当,这一路奔波回京,你都不曾好生休息过,早些洗漱睡吧?”

“知道了。”

沈攸宁回了神,“你去准备吧。”

落玉点点头。

沈攸宁打开楠木盒,入目大多都是自己年幼时喜爱的玩意儿,有她爱不释手的夜明珠,也有母亲亲手为她制作的木鸟……

木盒中还有一个夹层,做的非常隐蔽。

这是只有桓国公府隐藏一些密信常用的手法。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