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收了收,包袱款款跑到后殿打地铺去了。
高巧春只瞥了一眼,确定宋大德没干什么不要脸皮的事儿,便由得他去了。
高巧春本以为,这样的日子宋大德撑不过三天。
谁知道,从初夏到深秋,宋大德一声不吭的跑去了后殿住了六个月,甚至靠着三不五时采集而来的药材,找张仁德换齐了铺笼罩被,生活用品。
高巧春一哭二闹三上吊,花招用尽,手段全上,宋大德依旧不为所动,坚定的把自己给“分了出去”。
宋大德的翅膀硬了,高巧春的天塌了。
宋大德闹得很低调,但架不住以宋李氏为首的大娘大婶们深挖啊!
听说,宋大德搬去了后殿,一向和高巧春不和的宋李氏,笑得不要太大声。
有宋李氏帮忙宣传,宋大德和高巧春闹离婚的事儿,越传越远,甚至就连远在军医院的宋向文,都略有耳闻。
一时间,宋向文的心情很是复杂。
劝离,有损功德;劝和,对不起良心。
最后,宋向文干脆假装不知道。
正巧,宋立夏和宋小满小哥俩极力的邀请他带着宋大志两口子和宋南星去京市过年。
宋向文干脆应了下来。
等宋家村分完粮,宋向文的短期培训班课程也七七八八,大家收拾收拾包袱,接上即便上已经定居桃源县的宋南星,直接杀向火车站。
四个“普通人”,没关系、没特权,还遇上了春运,哪怕宋向文手眼通天,也只买到了四张硬座票。
好在四张票的座位紧挨着,正好围着一张桌子形成了一个圈。
旁边就是开水间、厕所和乘务员室。
宋向文和宋大志大马金刀的往靠走道那边一坐,把宋苗和宋南星牢牢的护在里面,安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他们这节硬座车厢定员118,但实际上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去京市的绿皮火车长期超员,碰上春运这样的高峰期,更是达到了可怕的百分之五十。
换句话说,还有54个人站在过道,虎视眈眈的盯着“空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