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雪娇和霍小康走向警车。
甘雪娇步履蹒跚,霍小康则始终低着头,母子二人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
远处传来几声鸟鸣,与现场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高航一把拽住田平安的胳膊,故意放慢脚步落在队伍最后。
确认四下无人后,他压低声音道:
&0t;小田,你刚才分析得滴水不漏,但&0t;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0t;就没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0t;
田平安猛地停住脚步,警觉地看向高航。
高航眯起眼睛:
&0t;依我看,甘雪娇母子都不是真凶。
&0t;
&0t;高!
实在是高!
&0t;田平安竖起大拇指,半开玩笑地说,&0t;都说您是刑侦队的老狐狸,果然名不虚传。
&0t;
&0t;老狐狸?&0t;高航眼睛一瞪,&0t;你小子又在背后编排我?&0t;
田平安讪笑着凑近:
&0t;跟您说实话,我也觉得凶手另有其人。
&0t;
表面上看,这个案子似乎已经铁板钉钉——
甘雪娇的供述与现场物证严丝合缝,每个关键证据都经过了层层核验,她的认罪态度既诚恳又符合保护儿子的动机逻辑。
整个办案流程规范严谨,找不出半点疏漏。
即便真存在第四个人,也无法推翻甘雪娇持刀刺中崔建国的事实。
但真正的刑侦工作哪会这么简单?
就像在迷雾中拼凑一幅残缺的拼图,从接警那一刻起,每个环节都在考验着办案人的功力。
既要像老匠人般精准运用专业技艺,又要在浩如烟海的线索中抽丝剥茧,更得确保证据链条环环相扣。
稍有不慎,一个细微的疏忽就可能让全部努力付诸东流。
高航望着远处的警车,拽了拽田平安:
&0t;边走边说,你怎么看?&0t;
田平安犹豫片刻,压低声音:
&0t;问题可能出在崔建国的肚子上。
&0t;
&0t;肚子?&0t;高航瞳孔骤然收缩,&0t;你能不能表述得专业一点?&0t;
&0t;嘻嘻,是腹部。
&0t;
&0t;说说,怎么个情况?&0t;
田平安突然停下脚步,眼神变得锐利:
&0t;师父,当时搬运尸体时,我仔细检查过伤口。
&0t;他伸出右手食指在左手掌心比划着,&0t;三处创口——腹部两处,右肋一处。
&0t;
高航冷静地等待他的分析:&0t;嗯,你现什么了?&0t;
&0t;根据甘雪娇的供述,&0t;田平安继续道,声音渐渐压低,&0t;霍小康刺中腹部,她补了一剑在右肋。
但&0t;
他眉头紧锁:
&0t;腹部为什么会有两个伤口?&0t;
高航微微一笑:
&0t;你继续说。
&0t;
田平安摊开手掌,用指尖在上面描摹:
&0t;您看,这两处腹部创口形态完全不同。
第一处是标准的剑伤——菱形创面,边缘整齐,创角尖锐,和右肋的伤口特征完全吻合。
&0t;
&0t;但第二处&0t;田平安的手指突然用力按在掌心,&0t;这个方形窟窿您也现了吧?&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