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芜志

关灯
护眼
第112章 各宗门的效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包裹着一簇极寒之焰,如冰封火莲,生生不息。

这一现,彻底动摇了“水火不容”

的修真铁律。

而烈火门中,一位名叫苏槿的女弟子,正因这一现,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她天生水火双灵根,本是万中无一的资质。

可正因两种灵力相克,稍一运转,便如刀割经脉,修为卡在筑基中期长达五年,几近绝望。

她曾试过压制水灵根,专注火修,却导致体内阴气郁结,每逢月圆之夜便高热不退;也曾尝试逆转灵力,结果引灵脉逆行,险些走火入魔。

就在她几乎放弃之时,芜园的理念传入烈火门——“顺势而为,残缺即圆满”

她眼前一亮。

为何一定要压制其中一种灵根?既然水火并存于天地,为何不能共生于我身?

她开始尝试引导两种灵力不再对抗,而是如阴阳双鱼般相互环绕、流转。

她模仿芜园的“圆融心法”

,在修炼时静观体内灵力如江河交汇,不争不抢,顺势而行。

起初,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剧痛。

可她咬牙坚持,一日复一日。

终于,在一次闭关中,她于灵台深处“看见”

了那朵冰火莲——火焰在外翻腾如怒潮,寒焰在内凝成一点星芒。

她心神一动,引动灵力,竟将这景象化为己用。

出关之日,她在试炼场上施展新成灵技——“炎海冰心”

刹那间,烈焰如海啸般席卷而出,灼热之气令百步之内草木尽枯。

可就在这狂暴火海的中心,一点寒星悄然浮现,如月悬天心,寒气四溢。

一名金丹长老亲自试招,刚踏入火海,便觉灵力运转骤然凝滞,仿佛被无形冰锁缠绕,竟无法调动分毫。

全场震惊。

苏槿立于火海之中,衣袂翻飞,神色平静:“我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废体,而是……水火共生的道体。”

烈火门掌门当众宣布:“从今日起,门中设立‘双灵堂’,专收灵根相克却天赋异禀者,探索共生意境。”

这两则消息,如同两颗陨星坠入修真之海,激起千层巨浪。

丹道世家最先响应。

他们开始研究“平衡丹”

,以阴阳调和之法,炼制能稳定冲突灵力的丹药。

有位老丹师甚至提出:“若能调和体内灵力,何须追求单一灵根纯净?残缺之体,亦可成大道。”

阵道宗门也不甘落后。

他们为体质特殊者设计“微型辅助阵”

,如为体弱者布“养脉阵”

,为神识敏感者设“静心阵”

,甚至有人提出“移动修炼舱”

的构想,让修士可在阵中边行边修。

一时间,修真界风气为之一变。

过去,宗门收徒,只看灵根纯度、体质强弱、战力高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天赋?

是完美的资质,还是独特的感知?

是强大的力量,还是与众不同的道路?

芜园的理念,正悄然重塑整个修真文明的根基。

然而,就在这股变革之风席卷四方之时,一股暗流,也在悄然涌动。

墨尘子带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东境防线之外,现了“天衍司”

的踪迹。

那是一群身着灰袍、面容模糊的神秘人。

他们不属任何宗门,行事诡秘,却对各派的革新之举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

他们曾潜入剑冢外围,试图探查宁澈的修炼记录;也曾出现在烈火门附近,观测“炎海冰心”

的灵力波动。

更令人不安的是,林梦冉在翻阅一部上古典籍《玄渊志异》时,现了一段模糊记载:

“昔有邪源,名曰‘腐化之源’,其性嗜灵,其形无定。

欲现于世,需寻‘完美容器’——非血肉之躯,乃灵性残缺却道感通玄者。

此类人,常为世人所弃,却暗合天机。”

他将这段文字递给我,指尖微微抖:“‘灵性残缺却道感通玄’……宁澈、苏槿,他们……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沈青芜心头一震。

阿芷突然冲了进来,手中紧握一片灵草叶,脸色惨白如雪。

“它……找到了……”

她的声音颤抖,“‘容器’……在东境……那个地方,有天衍司的气息,还有……腐化之源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