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还明晃晃的,你开哪门子灯,关了!”
小锁儿“咔哒”又拉了下,灯灭了。
杨福平扶额,这事儿不算完,果不其然,等小锁儿被他娘拎下来之后。
小柱儿也爬上了椅子:“我还要开!”
又是“咔哒咔哒”两声。
俩孩子满意了。
李水仙嘟囔着:“忘了问小韩,这开了立马关,费电不费电!”
杨福平长出一口气:“要我说,还是打一顿省事儿。”
李水仙鄙夷的看着大儿子:“你小时候再皮,我动过你一根儿手指头吗?轮到你儿子倒是大方的紧,你打个给我看看?”
杨福平落荒而逃。
晚上看着俩小子的睡颜轻轻摸摸小脸儿,问刘翠芬:“这皮劲儿象了谁了?”
刘翠芬心不在焉的想着工作的事儿,没听仔细:“你说什么?”
杨福平借着月光仔细端详下刘翠芬:“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两口子向来无话不说,刘翠芬也一五一十的说出了自个儿的想法:“咱家四个孩子,都立住了,我不想再要了,想着能不能出门找个活儿?”
杨福平双手垫头,躺着翘起了晃晃悠悠的二郎腿,带着笑意说道:“这不是小事儿一桩吗?求我啊!”
刘翠芬没好气道:“求你你有法子?又不能找个老妈子看孩子,这会儿俩小的又送不到学校,还得几年熬呐!”
杨福平神神秘秘的:“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办法呢?”
刘翠芬听出了几分认真,侧身眼睛亮晶晶的追问道:“真的?”
杨福平点头:“比真金还真!”
媳妇的小手儿已经摸到的惯常旋转的腰间软肉上,杨福平赶紧和盘托出:“我们粮食局,估计要建个托儿所!我去找找人,看看能不能把你塞进去,连着上班跟看孩子,一块儿都解决了!”
刘翠芬似懂非懂:“象钱妈那样?”
杨福平迟疑道:“应该不太一样,做饭的有人,应该是只带孩子!”
(正文已满2000字。
1950年8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女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儿童照料社会化是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前提条件。北京市响应政策要求,在机关、企业等场所设立托儿所、哺乳室等机构,帮助职业女性解决育儿问题。
195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51条就规定:“若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中的女工人、女职员有四周岁以内的子女20人以上,企业就需要单独或联合其他企业设立托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