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活在民国当顺民

关灯
护眼
第175章 风沙漫天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初五早上,福平挂着两个黑眼圈吃早饭。

惹的爹娘看了他好几眼。

连着小锁跟小柱儿也眨巴着眼一块儿跟着看他爹。

杨福平无奈的拍拍两个小脑袋:“别看啦,还不是你们两个小祖宗,睡觉前闹着喝水,大半夜的又一个接一个要尿尿!”

小锁看看小柱:“不是我!”

小柱也紧跟着摇头:“也不是我!”

三四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保不齐还以为自个儿在做梦呢。

杨福平叹口气,自认倒霉。

······

伴着四九城的春天的风沙一起到达的,还有杨福平家的成分问题。

刘翠芬的弟弟,转业到了第九区的区公所。

(1950年北京调整行政区划时,原内城七个区合并为五个区,原外城五个区合并为四个区。调整后,内城与外城不再区分,统一按第一至第九区命名。八大胡同所在的 前门地区 属于新划分的第九区。)

探听到了消息后,吃了一嘴沙子来跟粮店给姐夫报信儿:“咱们家定成了工人成分!再过段时间,区公所估计该通知发放户口登记簿了,到会儿你自己看。”

杨福平一块儿石头落地,

刘耀武有些个不怎么理解:“这事儿有这么重要嘛?\"

杨福平反问道:“不重要的话,干嘛要给大家伙儿都分的清清楚楚呢?”

刘耀武行伍出身,也不是多细心的人,想不通就撒手不想了。

杨福平自个儿的屁股擦干净之后,又有心想看下类型是怎么分的。

刘耀武不负责这块儿工作,也就记了个大概:“大概就是资本家,小业主,工人,还有什么革命干部之类的,再细的我也记不清楚了。”

提到具体成分,刘耀武还讲了个自己觉着好笑的事儿:“怎么定成分,听说上面儿还提过要不要追溯过往。

最后统一画了个线,以这个地区实际解放的日期,来界定成分到底是地主还是富农。

要真往前扒拉,多少年是个头儿啊!”

(1950年《土地改革法》未明确追溯期,但配套细则《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要求审查解放前三年经济史。

剥削关系界定需查证?解放前三年?的经济行为,生产资料统计则以?土改时点?为准。

政策有冲突点,那么合理推测,执行中其实是有特殊情况处理规则。)

杨福平顿时哑然,半晌才开口:“那我们家······”

刘耀武笑了笑:“姐夫,这点儿你放心,就咱们家那十来亩地,能算上地主都叫碰瓷,更何况,解放前还都卖了。

郭平叔那儿还提出咱们家老爷子对革命有功呐!

所以就没按乡下那一套来。

再说了,你以为你那个粮站站长是怎么任命的?

咱们家这点儿事儿早都被盘的清楚明白的!”

杨福平只抓重点:“我爹干了啥?”

刘耀武也很惊奇:“你不知道?”

自诩为杨远信的好大儿,杨福平这会儿也深受打击:“他也没说过啊!最有可能的就是他跟郭平叔俩人开的那个半死不活的估衣铺子。”

刘耀武本来以为姐夫都清楚才开的口,结果一对口供还不是这么回事儿,于是合理建议道:“要不你自己问问?”

杨福平点点头,送走了刘耀武,看着门外因着风沙肆虐显着昏黄的日头。

叫了声小孙:“把门口扫扫,门掩上吧,谁进来了自己推下就行,光是挂个门帘挡不住沙子!”

又去仓库看了看库存,自己烧了壶水,激动的心情才算平静下来。

还有心情打趣小孙:“刚换新币那会儿,物价头一次涨,你当时说什么来着,怕跟金圆券似的,变成废纸。

结果你看看,虽说买个东西动辄几千上万的,可这钱,还是能花啊,可见比着金圆券还是大为不同。

不过从过完春节,这米面粮油的价格好像也没怎么涨,应该是政府已经稳住大局了。

是个好事儿啊!”

小孙被嘲笑也不恼,看着关的结结实实的大门,也眯着眼笑了起来:“站长,你还是这么个小心的性子,外面儿刮着沙子,连个鬼都不上门,你还得关着门才敢说这些话!”

杨福平用手捏了下粮柜里散称的玉米面儿,也有闲心说笑两句:“对啊,你们俩都知道我是个老鼠胆儿,以后也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