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船只只能靠纤夫拉船。
江岸上,一行纤夫正在缓慢地移动。
他们赤着脚,上身不着寸缕,露出古铜色的脊背,紧绷的肌肉像一条条粗壮的藤蔓,缠绕在嶙峋的骨骼上,深深的纤绳勒进他们的肩胛。
纤夫们身体前倾,几乎与江岸平行,每迈出一步,全身的骨骼都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
“嗨——呦——嗨——呦——”
为首的号子工,也是纤头,喉咙里迸发出不成调的音节,后面的人跟着应和,声音低沉,汇成一股无形的力量。
这号子是呐喊,是喘息,声音嘶哑,破裂,却像一道道沉重的闷雷,压过了江水的咆哮。
纤夫们拖拽着身后的船只,也拖拽着他们自己的人生,一寸一寸,逆着命运的洪流。
周山看着纤夫们,眼睛里含着崇敬和伤感。
他们的船是下行船,自然不需要拉纤,很快过了这一处险段。
周山看到,扬江上的行船异常稀少。
他询问王麻子,得知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战争的影响;
二是江匪、江霸横行,货主和船主们都不敢轻易冒险行船,也挣不到钱。
周山忧郁地看着江面,深感责任重大,一定要尽快统一全国,还百姓们一个安定生活。
路上遇到好几波江匪拦船需要过路费,有的江匪,王麻子用江湖切口与他们交谈,直接放行;有的不认同行,周山命令给他们一点钱,打发走。
自始至终,没有和这些江匪发生冲突。
他们的正事是拜会江沙帮,不想节外生枝。
路上,周山让王麻子教大家江湖切口。
他的身份是军师,赵、王是小弟,如果一点江湖黑话都不会说,不合常理,肯定会引起别人怀疑。
王麻子很兴奋,价值得到体现,把所有切口详细说出来,并加以解释。
周山几人悉心记录,在船上说话,就用切口,如此练习数日,基本上都能掌握了。
这天,马河渡口到了,王麻子将船靠岸,孙言善带着密信,独自上岸,去北州情报点。
大船继续行驶,马河渡口距离小马山也就几里路而已。
小马山到了,山不大,但景色很美。
船靠岸,王麻子走在最前面,周山随后,赵理之、王龙抬着半箱银子跟随。
走不多远,两个江沙帮弟子出来拦截,喝问干什么的。
王麻子用江湖切口说,自己是来拜山的,两个弟子看他们抬着箱子,里面应该是礼物。
要求他们等待,一个弟子飞跑去报告。
不一会,两个人从山上下来,一个彪形大汉,另一个手拿羽毛扇,一副文士模样。
周山扫了一眼,认得那个彪形大汉是江沙帮堂主宋春风。
当年,宋春风带几个江沙帮帮众去渡口客栈搜查卫坚允姐夫陈登文。
后来朱三带几个兵痞也来搜查,周山巧妙做了手脚,两帮人打起来,来个狗咬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