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明是天师,却总以为自己很弱!

关灯
护眼
第74章 晚生见过遂古先生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陶谦道:“自是如此。”

“听闻朝廷对江家科举舞弊一事还在追究,乃是由国师亲自调查。”

“甚至,还牵扯出了左都御史魏基魏大人。”

张道之好奇道:“朝廷寻你问话了?”

陶谦摇头道:“我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以晚生来看,朝廷应是要强加给魏御史罪名了。”

说到此处,陶谦一脸担忧道:

“魏御史乃是朝中清流砥柱,朝廷严查金陵省试一事,在我看来,虽不会影响到魏御史。”

“可就怕朝廷是要先毁其名,再毁其身”

“哦对,道长又非朝中之人,想来是对朝中之事并不关心,晚生多言了。”

张道之摆了摆手,“无妨。”

“你与江家省试舞弊一事,这个中缘由,到底是何故?”

陶谦道:“原先我也不知。”

“后来,应是在道长离开金陵之后,金陵龙虎宗的高人出手,抓到一只鬼魅。”

“那鬼魅竟是身具文气,无惧浩然,可自由出入考场。”

“此邪祟帮着江云翰,偷看了我与数位同窗的考卷,导致我等都惹上了科举舞弊的官司。”

“”

听他那么一解释。

张道之也就了解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应该是张灵均出手,借科举舞弊一事,查出邪祟,从而致江家大祸临头。

至于那邪祟

张道之根据前世志异杂文里的记载,猜测那应是‘科场鬼’。

而因陶谦等一众学子被江家栽赃陷害,他们又都是金陵才子。

此事一度引起儒林震荡。

后来,是被魏基给压了下去。

如今,国师要借此事弹劾魏基。

大周施行的是两京制度。

两京就是指北京与金陵。

朝廷担心北方胡虏有朝一日会南下踏破北京城。

届时,皇权旁落。

于是,就在金陵搞了一套与京城同样班底的机构,六部、皇宫皆有,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显得对金陵城的看重。

金陵每年科举,都会由北京城的实权官吏‘遥指’。

所谓遥指,就是指人在北京,远程指挥金陵省试。

当然,这也就是做给南方学子看的而已。

以示朝廷没有只顾北方,而忘记南方学子的诚心。

张道之前世历史上的唐朝,也出现过‘遥指’这样的笑话。

即京中皇子成年之后不去任上,而是遥指某州某地节度使等。

但凡前边有遥指二字的官职,皆为虚职,没有实权。

而如今,国师就是要钻这个漏洞,去针对魏基。

魏基之所以强行压下那些学子疑似舞弊之事,是因为惜才。

毕竟,但凡能在这个世道拼出才名的学子,又有几人没有真才实学?

他们至于舞弊?

这件事,他一直在调查,可却查不出个结果,索性只好压着。

张道之与陶谦又闲聊了片刻。

后者才忽的想起一事,连忙从书铺后面拿出来一个匣子,

“道长,这是许申让我给您带来的。”

张道之笑了笑,“许申将我身份说出来了?”

陶谦点了点头,

“晚生与许申一直有书信往来。”

“晚生也早该猜到,您就是遂古先生的。”

“毕竟,当初您与晚生初见的时候,曾说看过妖魔图录。”

“但晚生手上的妖魔图录,乃是许申快马加鞭送来。”

“”

张道之是走水路来到的金陵。

短距离内,水路比不得陆路。

金陵与杭州相距较近。

后来许申来信里对陶谦说,遂古先生乘水路离开了杭州。

陶谦算算陆路与水路之间的行程空隙,还有妖魔图录一书的具体时间,

得出张道之不可能在来金陵时就看过妖魔图录的结果。

又根据这一点儿,在经许申描述,陶谦就不难猜出张道之的身份了。

对于遂古的身份,他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

那夜与蓁儿相谈,本要将自己就是遂古的身份告知蓁儿。

后来想了想,也没这个必要,干脆就没有说。

因为张道之并不想扬名立万,无论是用遂古还是道之二字。

他只是想通过妖魔图录,去达成或者验证一个结果。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