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抄家前,老妇搬空侯府去逃荒

关灯
护眼
第129章 我也是自家人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辈子都抬不起头。别说你自己,你那五个女儿将来婚嫁都受影响。”

她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可她的五个女儿呢?

她的爹娘呢?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女儿们天真无邪的脸庞。

她们才十岁、八岁、六岁、五岁、三岁……

未来的路那么长,难道要她们背负“私奔母亲”的污名长大吗?

还有年迈的父母,住在偏远山村,靠种地维生。

若是得知女儿做出这等“丢脸”之事,会不会气病在床?

邻里乡亲的指指点点,又该如何承受?

她们能扛得住那些风言风语吗?

将来会不会怪她自私?

这些问题像一把把钝刀,在她心头反复割划。

她不怕苦,不怕穷,也不怕孤独,可她怕伤害最爱的人。

如果她的选择会让所有人痛苦,那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些,她必须想明白。

这不是一时冲动的逃离,而是一生的选择。

她不能再像个少女一样只凭感情行事。

她不再是单独一个人了,她是五个孩子的娘。

每一个决定,都会影响五个人的命运。

所以,她必须冷静,必须清醒,必须——想明白。

林沫没再追问,只轻轻笑了笑,笑容温和而自然,仿佛刚才的沉默与凝重从未发生过:“没事就好,别想太多。快吃吧,饭菜还热着,趁热吃才香。吃完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还得赶路呢。”

沈茉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低头夹了一筷子菜,强压着胸口那股翻涌上来的闷胀感,像是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口,喘不过气来。

她咬紧牙关,一口接一口地把饭往嘴里塞,咀嚼的动作机械而麻木,仿佛这样就能麻痹内心的疼痛。

她必须撑住,不能倒下。

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身边的人,为了还没走完的路,为了那些尚且未知的真相。

只要还能站着,就不能让人看出她的脆弱。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尖叫声,凄厉又急促,撕破了原本平静的夜色。

那声音里夹杂着男人粗哑的怒吼和女人惊恐的哭喊,伴随着混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寂静的村庄里显得格外刺耳。

沈茉的手猛然一颤,筷子瞬间停在半空中,米粒从筷尖滑落,掉回碗里发出细微的声响。

她眼神微凝,耳朵竖了起来,目光不由自主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

出事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沫也听见了,她缓缓抬起头,朝那片喧闹的方向瞥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又舒展开来,神色淡然得仿佛只是听见了几只野猫在打架。

她轻描淡写地说道:“听着像男男女女的声音。”

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诮和不屑,“估计是哪对不知羞耻的男女,趁着天黑偷偷摸摸躲在角落里干点见不得人的事,结果被人撞破了,闹起来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这年头,规矩早就坏了,私情乱搞,家宅不宁,也难怪旁人看不过眼,要出来管一管。”

沈茉听着这番话,心头忽然一震,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戳了一下。

她的呼吸微微一滞,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捏着筷子的指节都泛了白。

婆婆嘴里的那对“野鸳鸯”,该不会说的就是她儿子吧?

那个曾经温文尔雅、如今却杳无音讯的沈家公子——她的丈夫,会不会正是今夜被人捉奸在床的那个“男人”?

想到这里,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

若是婆婆知道了那是她亲生儿子,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松地说这话了,更不会用如此轻蔑的语调去嘲讽所谓的“不知羞耻”。

她或许会崩溃,会愤怒,会撕心裂肺地质问,甚至当场晕厥。

可正因为她不知道,所以才能这般风轻云淡,像个局外人一样评头论足。

“心情好点没?”

林沫忽然转过头,看着沈茉,嘴角勾起一抹浅笑,语气倒是温和了几分,像是长辈在关心晚辈。

“愁眉苦脸过一天,开开心心也是一天,干嘛不选后者呢?日子是自己的,别让别人的情绪把你拖进泥潭。”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却透着一股狠劲,“云舒啊,想开些,人生哪有跨不过去的沟坎?真有迈不过去的,那就狠狠踩几脚,总能把它踏平。”

她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是刀锋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