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了无音讯,要么身在外地和同学坚守。
剩下一些开放二胎出生的小男孩,现在才不到十岁,根本派不上用场。
剩下的老弱病残,乖乖待在家里不要添乱,就是对抗疫队伍的最大支持。
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下,于浩一家暂时也选择闭门不出,
于浩的任务是在阳台上观察街道上和小区内的动态,而他的父母则忙着通过电话,提醒亲友们尽量减少外出,以保障安全。
他们一家在等一个消息,足以改变局面的消息。
回家五天后,在电力供应尚未中断的情况下,于国强从电视上终于等来了这个惊喜的消息——附近的一家市被改造成了枪械武器店,开始向公众出售武器。
普通民众只允许购买手枪,退伍军人有更多选择。
这个消息让于浩父子感到兴奋,因为拥有武器可以大大提升家人的安全,也可以让抗疫队伍重新组织起来。
于国强耐不住于浩的不断催促,同意当天就去购买枪械。
在对妻子(母亲)一番叮嘱后,父子二人带着必要的警惕走出了家门。
出于安全考虑,于浩和于国强都选择了各自认为能防身的物品。
于浩手持一根棒球棍,而于国强则抄起了家里的平底锅。
父子二人安全地走下楼梯,踏上了既熟悉又充满未知威胁的道路。
沿途上,他们并未遭遇令人恐惧的感染者,但却遇到了众多同样武装起来的平民。
因为沪市的感染者袭击人类事件频,原本还算和气的邻里,现在的戒备心理显而易见,手中的武器也是各式各样。
“老爸,他们看起来比感染者还要叫人不安。”
于浩皱着眉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于国强轻轻一笑,回答充满了深意:“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有这样的反应。
其实,这种人并不可怕,真正需要防备的,是那些表面上对你友好,背后暗害你的人,因为在没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只能靠道德维持脆弱的秩序。
你看,我们看他们的眼神也未必友好。
儿子,我们的目的是购买枪支,没必要太过在意这些人的反应。”
于浩点了点头,继续前行,没有再说什么。
随着他们的前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这些人遵循着“人多力量大”
的原则,聚集起来以求安全。
那些想要购买枪支却又胆小的居民,见状也鼓起勇气,走出了家门,成为了购枪队伍的一部分。
在于浩父子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庞大而有序。
虽然背后人群的表情各异,但于国强始终保持着冷静,目视前方,坚定地引领着队伍。
于浩则不时回头,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最终,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抵达了武器店的门前。
在这里,两名身高接近一米九的国家士兵,头戴防毒面罩,手持九五式自动步枪,警惕地守卫着武器店。
由于购枪队伍的显眼,士兵们远远就已注意到了他们的存在。
当人群靠近武器店门口时,士兵们迈步向前,堵住了入口。
队伍中的一些人开始感到不满,准备质问士兵的行为,但士兵们的动作更快。
他们突然举起枪,对准了购买武器的民众。
在人们还未能反应过来时,枪声响起,几人头部中弹,倒在了地上。
枪响过后,是突然的静默,一种诡异的宁静笼罩了现场,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
本国士兵射杀平民,这种通常只在战乱或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竟然在现实中上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暴力,人群陷入了震惊和迷茫,不知所措。
“啊,救命啊!
军人开始杀平民了!”
终于,一个男子尖叫起来,他的声音在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歇斯底里地表达了他的恐慌。
众人的目光,连同士兵的视线,都转向了这名呼救者。
士兵注意到了这名男子,而男子则被恐惧驱使,开始四散奔逃。
随着有人带头逃跑,其他人也加入了逃窜的行列,恐惧开始支配他们的行动。
然而,在混乱中,也有少数人选择了不同的做法。
他们没有逃跑,而是像战败的士兵一样,抱头蹲下,以示服从,其中就包括于浩父子。
于国强亲眼目睹了身边一个民众倒下的全过程,但他表现的十分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