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

关灯
护眼
第110章 七零胡同日常(8)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所赐,春斐就是那个导致这一切的真凶。

……

“同志,信什么时候能送到?”

沈瑶将贴好邮票的信封交给对方,又付了去市外的一毛钱邮费。

“去东北的话,小半个月,快一点也要七八天。

尤其这个时候天寒地冻,东北路上不好走,会更慢点。”

邮局的邮差是位青年男性,见着沈瑶也很和颜悦色。

“哦,那我知道了,谢谢同志。”

沈瑶转身出门,干脆拐了个弯又去隔壁的公用电话亭给赵月月拍了一份简短的电报信息。

至于为什么简短,那是因为电报靠字数收钱。

几个字敲过去,几毛钱填进去,连个响都没听见。

无奈地摇了摇头,沈瑶无比怀念后世发达的交通工具。

不管是手机电话短信还是能直接视频连线的某信,都极大地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哎呦,忘了买油盐酱醋,还的去一趟供销社。”

推着自行车就要回家,沈瑶这才想起自己出门还有任务。

得,又跑了一趟人山人海的供销社。

年前这几天,供销社,百货商店等地方人多的要死。

沈家早在进腊月的时候,就将该买的一些菜肉都买好。

这次让沈瑶捎带一些调料回去,还是因为家里年货太多。

时人饮食缺少油水,所以重油重盐的菜最得喜欢。

袁丽想着过年了,大家凑在一起得好好乐呵乐呵,决定做菜煮饭拿出正经手艺。

结果手艺一正经,家里的吃食都收不住闸的往上升。

调味料年前买的那些已经不够,沈瑶这属于额外补货。

耐心地挤过早前的人群,沈瑶将油盐酱醋各买了一瓶,顺便还买了几袋味精,像是八角大料大葱生姜也是一样不少。

等从供销社出来,沈瑶两只手上提着满满一兜。

“让一让,让一让,让一让”

“快,别挤别挤,这里装的都是鸡蛋”

“哎呦喂,我的布,布上蹭了啥”

“……”

耳边是各种吵闹之声,好在沈瑶已经习以为常。

溜达走到自行车前开锁上座,沈瑶左右手扶稳把手,脚下用力一蹬,呲溜一声直接跑远。

蹬着自行车急如闪电,沈瑶简直爱上了这种感觉。

眼看筒子楼越来越近,沈瑶缓下速度打算推车进去。

嗯?

筒子楼前门口,沈瑶见到一位穿着布丁棉袄,头发梳成小辫模样的大妈。

大妈怀里挎着一个篮筐,上面用略厚实的布料盖住。

“婶子,你是从沈家村来的吧,大冷的天怎么不进屋啊。”

垮篮大妈:……?

“你,你是小,小”大妈反应过来,眼睛一转就要接话。

“我是小沈,这两年长大了些,婶子都认不出了吧。”

沈瑶摸了摸垂下来的两根麻花辫,笑容格外甜。

大妈颔首,“是啊是啊,是有些变了模样,都说女大十八变,小沈越来越好看,婶子都不敢认了。”

沈瑶捂嘴,“婶子,你这话说的,你过来是……”

“婶子,下次过来直接进家,外面天怪冷的,身体要紧。”

“欸,晓得嘞,小沈回去吧,婶子这就回去了。”

沈瑶拎着篮子,目送对方离开,转身收笑往回走。

不错不错,幸亏她眼尖,这样大个的鸡蛋放在供销社能卖到七分一个,小一点的还得六分钱。

如今她用四分一个的价格将其全部买下,一篮子足足四十个鸡蛋,够他们沈家吃上半个月。

嘴上哼着小曲儿,沈瑶锁上自行车,自己推门进屋。

“妈,我回来了,路上还遇见一份卖鸡蛋的。”

沈瑶挤眉弄眼,将手里篮子送到袁丽跟前,不出意外地得到袁丽夸赞。

这年头,去供销社买鸡蛋都是赌运气的事,不让挑拣不说,自己去的早晚和时辰至关重要。

袁丽之前的鸡蛋大多在供销社买,以至经常买到坏蛋。

后来市中医院门口有人卖,袁丽下班偶尔会买上一些。

如今市中医院放假,袁丽正打算去其他医院碰碰,沈瑶这时候拎回来的一篮子鸡蛋算解了燃眉之急。

周姥姥穿着马甲,坐在客厅对沈瑶招了招手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